秦國要攻伐匈奴的事情,很快便傳遍了天下,所有人都在稱歎秦國的仁義之舉。
就連一直反對非正義戰爭的墨家傳人,都不由得感歎,並且表示了自己的支持——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武器。
墨家在這個時期分成三個組成部分,其一是秦國的墨家,其二是齊墨,其三是燕墨。
秦國的墨家擅長的武器,齊墨擅長的是農具,燕墨則是遊俠一脈。
而當秦國攻伐匈奴,要為中原之後或許要長達幾十年的混戰掃清前路的時候,燕墨一脈千裡迢迢的從燕國來到了秦國,並且加入了秦國伐匈奴的大軍之中。
不隻是墨家,天下有才之輩、不想要將自己的才華用在華夏內戰上因而隱居的那些賢才們,用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彙聚在了鹹陽城中。
他們想要幫助的不是秦國,而是華夏。
中原大地上的人們早已經忍受夠了蠻子的侵擾,即便無法徹底將匈奴蠻夷趕走,他們也想要讓這些蠻子安靜一段時間——至少百年。
也正是因此,陳瞻率領的軍隊越往西北走就越多,甚至糧草大多數都已經不需要秦國來送了。
趙國、燕國、甚至是齊國等這些原本與秦國為敵的國家全都送來了糧草,至少夠這大軍用半年了。
他們不想讓天下人斥責自己,所以他們提前用糧草準備封住天下人的口。
當日後他們攻伐秦國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用今日的糧草說:“我們也在伐匈奴的戰爭中出了力氣!所以並不算落井下石!”這就是六國所打的主意。
秦國內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他們並不是很在意。
嬴稷不在意,因為他堅信這六個廢物加在一起也打不過秦國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意。
而朝中的臣子們不在意,是因為他們並不在意這所謂“名聲”。
這些糧草不拿白不拿,難道六國不給他們糧草支持,等到這一場攻伐匈奴的戰爭結束後,六國就會放棄攻打秦國麼?
不會。
所以這糧草等於是白送的,白送的東西都不要,是傻子還是白癡?
就在這樣詭異而又平和的氣氛下,陳瞻所帶領的軍隊來到了長城邊緣,再往北便是匈奴人的地盤上。
那一望無際的很廣闊草原上映照著些許光芒。
秦國的動靜這麼大,匈奴的探子當然早就得知了這個消息,也早已經準備好了。
戰爭從來都是殘忍的,無論是中原華夏內部的戰爭,還是與外麵蠻夷戎狄的戰爭,都是如此。
他從來不會說因為什麼原因而偏袒誰。
在曆史中記載,這一場戰爭的慘烈程度僅次於曆史上記載的那五場以“慘烈”著稱的戰爭,或者說,它更甚於五大戰爭中的“剛於之戰”,隻是剛於之戰的象征意義太強,所以才未曾將這一場“伐匈奴”的戰爭列在其中。
關於這場戰爭,許多史書上都有記載,甚至一直到了幾千年後,人們還在津津樂道這一場戰爭,並且通過在北疆草原上挖掘才出來的遺跡對“伐蠻之戰”進行考據。
“此戰乃義舉,秦之所在,義之所在,時人莫不稱歎。——《楊氏戰國書·天下大事紀》”
“昭襄王十一年春,武安君伐匈奴,戰之慘烈,字不能言。此戰傷亡以數十萬計,天下義士紛紛景從。——《新秦書·昭襄王本紀》”
“秦王稷十一年,瞻祖伐匈奴。以陳兵列陣,突襲蠻夷,長驅直入,以少勝多之爭數不勝舉,此之為陳氏之所義在!先祖不求功名利祿,唯求天下安泰,然則此戰後,先祖崩殂,此不乃天之妒?如之奈何!——《春逝雜記》”【注1】
“王十七年,時秦武安君陳瞻伐匈奴,五國合盟欲伐秦,相邦樂毅難之,故偽而問王,曰:此戰秦必衰,若趁虛而入,則定能勝之,今四國求戰,燕可與之耶?王沉吟,斷言不允,其曰:秦之舉,乃義戰,中原諸國,何能阻之?此時若戰,秦必力所不逮,蠻夷南下,則為孤之過也!故五國盟戰停,皆以糧草送之。——《燕國策·昭王本紀》”
“元鼎五年,春。上於園中歎曰:秦之武安,伐匈奴而大勝之,此為大功也!隻歎朕無有此等大才,若有,定當破匈奴,使其狼竄也。後加封官渡陳氏,追安國君陳野為“安國至聖王”,追武安君陳瞻為“武安王”,列為武廟之主。——《漢書·武帝本紀》”
“秦惡賊伐我,使我部遷徙數千裡!牛羊死傷慘重。——《匈奴書》”
“這是一場十分慘烈的戰鬥,從出土的各種文物中可以看出來,武安君陳瞻在出了秦國邊境後,大軍分成了三個部分,一部分由後來的武安君白起帶領,朝著草原的方向橫兵列陣,沉穩的前進;另外一部分則是由司馬錯、贏疾帶領著,朝著側邊接引直衝後方的武安君。”
“而武安君陳瞻則是率領輕騎繞道——至今為止,就像不知道冠軍侯霍去病是怎麼找到匈奴後方的一樣,我們也依舊不知道武安君陳瞻是怎麼在那個沒有導航、沒有指南針的時候找到方向,甚至準確的找到當時匈奴單於大帳的。”
“總而言之,這位能征善戰的武安君,找到了匈奴單於的大帳,並且在匈奴的部隊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將匈奴單於的人頭拿下,從而回返。”
“而匈奴單於死了之後,戰爭的走向就變得更加詭異了。”
“單於的幾個王子全都分裂,帶著自己的部隊,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決定,要和這些“不知道死活”的秦人軍隊廝殺到底,或許是為了他們的父親報仇,也或許是為了名正言順的登上單於的位置。”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戰爭持續了三年的時間,這三年的時間裡,不斷的有當時應該是“其他國家”的人來到邊疆,參與這場戰爭,抵禦匈奴。”
“根據猜測,武安君陳瞻的身體也是在這一場戰爭中被損壞的,這也是導致武安君陳瞻在戰爭結束沒多久就死在歸途中的原因。”——《華夏戰爭史·伐蠻之戰》
“通過對草原上墓葬的挖掘,可以看出來先秦時期的人們所使用的武器已經逐步的開始進化到“鐵製”了,就如同鐵質農具以及牛耕的出現一樣,同樣是在這個風雲激蕩的年代。草原上這座墓葬發掘出來的武器碎片通過考據,可以看出是當年“伐蠻之戰”的兵器殘餘,而且在這座墓葬的周圍還發現了一座巨大的“萬人衣冠墓葬”,推測是當初死去的兵卒們的——《對草原大型墓葬群-389號的研究》”
昭襄王十四年,秋。
草原上的綠色幾乎全都被戰爭的鮮血所侵染而變成了紅色的時候,草原上幾乎所有的水源都被血液汙染的時候,草地上的鮮血已經乾涸、濕潤、再乾涸的時候,這場持續了三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匈奴被趕到了更遠的地方,幾乎是到了祁連山、狼居胥山一帶。
而他們的膽魄也已經被秦軍打碎了,在之後的數十年、甚至是數百年的時間內,他們見到“中原人”都會下意識的逃跑,覺著所有的“中原人”都像當年的秦軍一樣凶悍無比,不可招惹。
這也為中原王朝提供了數百年的溫床,可以野蠻的生長。
鮮血澆灌出來的,是一個更加強悍的、更加不畏懼蠻夷的“華夏”,這是必然的。
秦軍大帳
“咳咳.咳咳咳.咳.”
一連串幾乎沒有停止的咳嗽聲從大帳中傳來,陳瞻臉色蒼白的坐在那裡,明明方才不惑年紀的他,看起來像是一個老頭子一樣。
比一旁的司馬錯、贏疾看起來還要蒼老。
白起的臉上帶著緊張的神色,他連忙將一旁的蜜水遞到陳瞻麵前:“將軍,您.”
陳瞻擺了擺手,手中的帕子上全部都是鮮血的痕跡,像是一朵朵的梅花一樣綻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