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再次問道:“王上可是同意見伱了?”
田文微微點頭,這是他來之前才收到的消息,也正是因為收到了這個消息,所以他才會前來麵見陳守。
“是的,今日見過太師後,我便要入宮見王上了。”
陳守看著田文輕聲道:“去吧。”
“見過王上後,再見陳氏。”
陳守所說的不是見他,而是見“陳氏”,這話裡麵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若是嬴稷留下了田文,那麼陳氏也會選擇“護佑”田氏。
或者說,默認田氏的進入。
有些時候,田氏並不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庇佑者”,因為田氏本身的勢力就很強,它需要的是一個“默認”,或者叫做“通關文牒”。
時間匆匆如水一般流逝,孟嘗君來到了秦國,並且與太師陳守詳談的事情就傳了出來。
而一些消息較為靈通的人也是知道了孟嘗君對陳氏以及對範雎的態度。
這讓那些人十分困惑。
為何不先見國相範雎,而是先見了太師陳守?
孟嘗君想做什麼?
這一點,暫時無人知。
眾人知道的是,在見完了陳守後,孟嘗君於當夜入宮麵見秦王。
其具體與秦王聊了什麼,誰都不知情,眾人知道的僅僅是孟嘗君入宮後,與當年的商君見秦孝公一樣,在宮中呆了足足三日,等出宮的時候,秦王的詔書便下達了。
天下賢才心心念念的秦國右相之位,已經有了歸屬。
齊孟嘗君,田文。
官渡
祠堂內。
煙火氣不斷的彌漫在這小小的祠堂中,如今已經四歲能夠走路、會說話了的小小少年坐在祠堂裡。
他被關了禁閉。
圓嘟嘟的臉上明顯帶著不服氣,小孩子還在嘟囔道:“為什麼要關著我?難道我反抗還有錯麼?”
他是陳慎被過繼給陳瞻的那個孩子。
如今也已經是這個年歲了。
秦國與趙國的邊界處。
五國與秦國的戰爭發生在塗水之畔,主戰場是趙國,原本這種情況下,身為趙國主將的“廉頗”應當成為盟軍主帥的,但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趙國主動退卻了,於是盟軍的主帥成了燕國的樂毅。
主將成了樂毅之後,他自然不能偏袒燕國的士卒們了,甚至還需要讓燕國的士卒們更勇猛、更加不畏懼生死才可以。
有危險的事情,一定是燕國的士兵們身先士卒。
因為樂毅要證明自己沒有偏袒任何人。
或許趙國是因為這樣子的原因退卻的吧,曆史中研究這一戰的人並不多。
這並不意味著這一場戰爭在整個“戰國”時期不重要了,恰恰相反,這一次的戰爭可以說是戰國時期僅次於“武城血戰”的戰役了。
因為這是“戰國巨變”的兩個重要節點之一。
研究這一場戰役的人之所以很少,是因為這一場戰役沒有什麼可研究的。
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
“塗水之戰”與“昆陽之戰”並稱“戰爭史的兩個不可思議”,因為這兩場戰爭的勝利全都是靠運氣。
當然了,塗水之戰或許還有後來被封為“武安君”的四大名將之一白起的能力。
總而言之。
在這一場戰爭爆發之前,燕國名將樂毅不知為何突然風寒病重,之後趙國的主將廉頗頂了上來,而就在廉頗成為主將的當日,這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同樣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生病,甚至比樂毅病的還要重。
他甚至無法從床榻上下來了。
而這種情況下,秦國的主將白起、副將司馬錯、贏疾身體卻十分健康,並且開始指揮戰爭的開始了
若是換做之前的時候,聽聞敵方的主將病重,或許還會假惺惺的講什麼“禮”而退去,等待敵方主將病好了之後再打,但現在?
就一個字。
打。
就一句話。
趁你病,要你命!
一場本應該十分宏偉的戰爭,就這麼結束了問題是這場戰爭無論是從參戰人數來說,還是從戰爭的結果來說,還是從戰爭的參與者來說,亦或者從這場戰爭的影響來說,都應該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足以記載在曆史上的一場戰爭。
後世華夏普及了義務教育之後,在初中階段的華夏史中,關於戰爭的一段描寫中,將“塗水之戰”與“武城血戰”並列為戰國時期影響最大的兩場戰爭。
課本上給出的理由是這場戰爭對當時的時局變化有很深遠的影響。
其一,“塗水之戰”後,六國更相信“天命之說”,間接使秦國人心所向;其二,使五國合盟再次破碎,改變了五國針對秦國的局麵,使六國的統治更加不得人心;其三,使諸多人才投靠秦國,使得秦國的實力大大增強。
就這樣,一場針對秦國的戰爭就這麼結束了
當戰爭結束了之後人們驚奇而又熟練的發現,這一次的戰爭又是草草結束後,一種奇怪的說法開始在天下間流傳。
“為什麼曆年來六國針對秦國的戰爭都會虎頭蛇尾?因為秦國有上天庇佑!”
“上天有靈,諸夏的氣運在秦!”
這樣的說法開始廣為流傳.
而六國的國君在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也都開始有些凝重的害怕了起來
是否諸夏的氣運真的在秦?
而趙惠文王則是提出了一個可怕的構思,五國中是否已經有人如同楚國一樣,悄然的投靠了秦國,所以這一次的戰爭才會依舊虎頭蛇尾?
他開始害怕了。
而他解決害怕的方式,便是將五國合盟變成了“三國”合盟。
韓趙魏。
韓趙魏三國的君王再次舉行盟會,或者說是三位君王見了一麵,之後決定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流言之所以能夠流傳,是因為沒有一個鐵血的戰爭問世。
趙惠文王決定要秘密的圖謀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一定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所謂的諸夏氣運在秦,不過是妄言!
昭襄王十四年冬,戰爭結束了。
回到了鹹陽城的白起獲得了獎賞,他被封為“武安君”,與已經故去的“陳瞻”一樣,成了秦的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