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你我皆塵埃【求訂閱,本卷完】(2 / 2)

趙高聽著陳居的話,下意識的嘲諷一笑,依照秦律,此乃死罪?

難道陳居還敢在這個時候直接殺了自己不成?

這個想法還未曾走完,他的視線中便出現了一具沒有頭顱的身軀,那身軀站在那裡像是沒有反應過來一樣。

怎麼這麼眼熟?

還未曾等趙高反應過來,胡亥那畏懼而又尖銳的害怕聲便回蕩在大殿中。

“啊啊啊啊啊啊——”

“你,你,你,你竟然敢殺了中車府令!”

陳居站在那裡,身上沾染著趙高身上濺出的鮮血,他臉色漠然:“臣有何不敢?”

而此時,趙高的頭顱才滾落在地上,也正是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

哦,那是他的身體。

陳居竟然真的敢當著皇帝的麵直接殺人?

他.....

無論多麼的受到皇帝寵幸,無論多麼的權勢滔天,當長劍劃過脖頸的時候,他的頭顱都會掉落,繼而變成一個死人。

這就是人的生命消逝。

陳居站在那裡,看著已經畏懼到縮成一團的胡亥,嘴角帶著些許笑容:“臣聽聞,陛下竟然是想要殺了先皇以及始皇帝陛下的所有子嗣?”

他往前走了一步:“臣以為,陛下定然不會做出如此畜生不如的事情,一定是奸佞所蠱惑的,此奸佞已然伏誅,陛下可以放心了。”

胡亥顫抖著身體,看著陳居說道:“難道你當著朕的麵殺人,就不算是僭越麼?”

這是他鼓起所有勇氣說出的話。

而陳居隻是微微一挑眉頭,笑著說道:“當然,當然也算是僭越。”

他從袖子中拿出代表著右相的官印,而後抬起頭看著胡亥:“所以,我來辭官了。”

陳居輕聲說道:“昔日,先祖與昭襄王有約定,要保住贏姓的嫡係一脈,所以,先皇後以及先皇的子嗣、宗族內的子嬰公子等人,臣便帶走,帶往官渡了。”

他閉上眼睛,替那些人做出了決定:“陛下也可以放心。”

“他們離開鹹陽城之後,便不會再回來了。”

“子嬰等宗族之人,自此之後會改姓為“趙”,不再以贏姓後人自居。”

“而先皇子嗣則是以“秦”為姓。”

“陛下對這個結果可還滿意?”

胡亥此時已經不敢說話了,他還能夠說什麼,還敢說什麼呢?

隻能被動的點頭。

陳居微微一笑,看著胡亥說道:“陳氏已經完成了與當年昭襄王的約定了。”

“自孝公時期開始,到如今陛下您的年代,陳氏與秦國皇室走過了百年的光陰,這百年來相互扶持,陳氏也變成了秦國的陳氏,變成了贏姓的陳氏。”

“而自今日起,再無秦國陳氏,唯有官渡陳氏!”

此話擲地有聲。

陳居背對著胡亥緩緩離開,身影蕭瑟。

..........

四世皇帝元年,陳氏陳居於殿殺奸佞趙高,後辭官而歸。

嗚呼!

自此再無秦國陳氏耶!

.........

陳居辭官並且帶走了一部分贏姓族人的事情在天下傳揚,當這個消息流傳的時候,朝廷中的官員們就已經知道事情要不妙了。

六國餘孽聽到這個消息,幾乎是恨不得撫掌大笑、痛飲高歌。

秦國可怕麼?

在他們的眼睛中,秦國依舊很可怕;但是沒有了陳氏的秦國已經失去了那種不可撼動的感覺,尤其是現任皇帝還是一個廢物點心的情況下。

於是,暗中的洶湧更深了。

此時的大秦就像是那一望無際的大海一樣,雖然看起來平靜無比,但是內裡卻已經有無數的浪湧奔襲而下。

四世皇帝元年,就在陳居辭官之後,四世皇帝胡亥更加肆無忌憚了。

他或許是被陳居嚇到了,也或許是以一種小動物一般的直覺一樣感受到了不安,所以他開始更加肆無忌憚的處理朝政。

修阿旁宮、修自己的皇陵、隨意的征調徭役、民役,令天下黔首感覺到了沉重的悲痛。

人們似乎已經無法生存下去了。

但有賴於之前嬴政以及扶蘇、陳氏等眾人的努力,黔首們,尤其是某些徭役們知道,即便是因為下雨誤期了,也不會被殺頭,所以一些人想要謀逆的想法並沒有成功。

在原本的軌跡中,陳勝揭竿而起,便引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抗。

而在這一段曆史中,人們因為知道秦律,所以並未曾有那麼多的反抗軍跟隨陳勝謀逆,反而更多的役夫是選擇跟隨押送陳勝等人的縣令起義鎮壓陳勝吳廣等人。

不知為何,縣令雖然鎮壓了這一次的起義,但是無論是陳勝還是吳廣都逃掉了。

在兩人率領一部分起義的人逃離了之後,天下像是放入了一塊肉的油鍋,開始瞬間沸騰了起來。

而這種沸騰並沒有持續很久,便再次被鎮壓了。

大秦的士卒依舊是戰無不勝的。

但那些暗中的蒼蠅已經發現了這一艘戰艦的缺憾,並且開始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四世皇帝元年,夏六月。

蒙恬、蒙毅兩兄弟上奏請四世皇帝施行仁政,不知為何得罪了四世皇帝,兩兄弟被免官。

四世皇帝元年,夏七月。

大秦如今唯一的丞相李斯,病逝於府內。

就好像是國運斷絕了的一樣,大秦的重臣接二連三亦或者是病逝、亦或者是被免官、亦或者是正常的年老而衰亡。

秦的命運,也如同這些官吏的命運一樣。

終於,那些暗中的禿鷲終於等到了一個命中注定的機會。

四世皇帝元年,秋九月三。

大雨傾盆。

四世皇帝再一次下令,征調百萬徭役為其修建皇陵。

這一次,忍無可忍的黔首與暗中等候許久的六國餘孽終於站了出來。

四世皇帝元年,九月二十三。

黔首起義、六國餘孽揭竿而起、一個個的英雄們站在了這一出好戲的舞台之上。

而此時

官渡

陳居站在黃河邊,望著那滾滾而去的浪濤,眉宇中帶著平靜至極的神色,他的身邊站著子嬰。

桃花源中

陳野站在桃花樹下望著奔湧的黃河與那接二連三幾乎無法鎮壓的起義,聲音中帶著些許莫名的悲歎。

“時間的長河之下,你我皆是塵埃。”

PS:本卷完。麼麼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