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置身事外,隻怕會隨著激流而不斷的退卻啊。”
陳彼隻裝作沒有聽懂劉邦話裡麵的意思,笑著說道:“當年先祖得到商君重用,也不過是巧合而已。”
“至於所謂的家族顯貴與綿延。”
陳彼笑眯眯的說道:“這些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
“陳氏所求的乃是天下黔首的安頓,陳氏所堅定的乃是心中“問心無愧”的信念。”
不過在最後,他還是給劉邦小小的畫了一個餅:“不過,陳氏也不是如同“孔家”那樣的人,所以也不會做孔家那種一直置身事外的事情。”
陳彼感慨的說道:“臣之前倒是聽說過一個言論,踏入河流的時間不同,所感受到的河流就不同。”
“唯有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方才能夠得到合適的結果,不是麼?”
兩人對視一眼,而後都晃然一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劉邦的長笑聲中,這場談話結束了。
........
承秦三年,陳氏嫡長子陳彼入長安城,得天子召見。
拜為太子少師、太子詹事、兼國子監祭酒,加封“安居候”,位列朝堂十六卿之位,等同三公三師、享兩千石祿。
天子允陳氏家主、嫡長子見皇不拜,免除虛禮。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所有人都有些驚訝以及迷糊了。
太子少師?太子詹事?國子監祭酒?
前一個職位是虛職,中間一個職位在有太子的時候是實權職位,類似於“東宮丞相”這種地位,而國子監祭酒.....
這三個職位真的能兼任麼?
畢竟如今可不是沒有太子啊?太子劉盈正坐在東宮之中!
一部分人的神色變了。
難道這是陛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決定不再搖擺,放棄趙王而堅定的擁護嫡長子劉盈為太子的前兆?
當所有人都這樣想的時候,一個另外的消息傳了出來。
天子降令,以使趙王、代王、太子、淮南王四人入國子監讀書。
並且表示他雖然是天子、是皇帝,但卻並不能夠乾涉陳彼的選擇,所以讓四個孩子都進入到國子監學習,都暫時成為陳彼的“學生”而非“弟子”。
四個人中,誰得到了陳彼的認可,誰就可以成為陳彼的弟子。
而同時傳出來的,還有天子的一番話。
表示“太子少師”和“太子詹事”在陳彼的身上都是虛職,他並不會入主東宮教導太子,原因還是那個,他尊重陳彼,知道陳氏不會輕易收徒,所以也不能強迫陳彼。
所以這兩個位置都是虛職。
這個消息流傳在長安城流傳開來的時候,那些隱藏著的人就有了新的想法。
皇帝是什麼意思?
太簡單了。
他不僅沒有放棄之前想要廢太子盈而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反而更加猖狂的進行了一些準備。
皇帝準備以陳彼之弟子為引子、利用陳氏這麼多年的威嚴和勢力為憑仗,為趙王劉如意鋪出一條青雲直上的道路。
隻要趙王劉如意能夠抓緊這個機會,能夠成為陳彼的弟子,那麼陳彼的“太子少師”與“太子詹事”這兩個如今看來的虛
職,立刻就會成為趙王的憑仗!
劉邦在用一種近乎於陽謀的手段、非常卑劣而又流氓的手段,來告訴朝堂上前些日子反對他立劉如意為太子的那些臣子們。
朕,才是這個天下的主人。
他同樣是拿著陳氏這把屠刀告訴朝堂上的那些“中立派”們,你們沒有中立的機會!
陳氏的下一代家主支持趙王,你們不支持趙王,你們還能不支持陳氏麼?
你們能背叛自己的老師麼?
你們能夠背叛自己的利益麼?
至於陳氏的下一代家主支不支持趙王?
劉邦站在角落裡嘿嘿一笑。
什麼叫老師你懂不懂啊?
老師和弟子天然的就是一種綁定關係,難道你是趙王的老師後,太子還會相信你不幫趙王反而幫他?太子那個笨蛋即便信了,呂雉那個聰明人能相信麼?
其餘諸子背後的人能信麼?
當踏上一條路之後,沒有任何人有改變這個航向的辦法!
這就是劉邦的算計。
當然——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趙王劉如意能夠成為陳彼的弟子。
劉邦坐在長樂宮中,看著那外麵的天穹,臉上帶著自信的神色,他可不信,劉如意那個小子會得不到陳彼的喜愛。
他可是將收集到的關於陳彼的諸多喜好都給了劉如意。
若是真的做不到?
劉邦打了個哈欠,他這個當爹的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就差把飯喂到劉如意的嘴裡了,要是這還做不到讓陳彼喜愛他收他為徒,那他未來就算是成為皇帝也得是個昏庸的。
儘人事,聽天命。
這就是劉邦的打算。
.........
夜風陣陣。
陳彼坐在馬車上,神色淡漠,他當然知道劉邦的打算,但是他並不準備對此做出什麼反應。
陳氏是那麼好算計的麼?
不是。
若是與劉如意投緣,他便是幫劉如意成為太子、繼承江山又能如何?
若是與劉盈投緣,即便是劉邦再怎麼不喜,陳氏也會讓劉邦知道,什麼叫做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誰是獵手、誰是獵物還說不定呢....
劉邦想利用陳氏為劉如意為太子鋪墊道路,難道陳氏就不想利用劉邦找到一個合適的下一位帝王麼?
當然了——
什麼人能與陳彼投緣呢?
陳彼幽深的望著遠處,答案隻有一個。
“心懷天下蒼生之人。”
.........
未央宮
一通東西碎裂的聲音響起,伴隨著呂雉憤怒的聲音。
她站在一片殘存的廢墟中臉上帶著冷酷:“陳彼怎麼可能答應這件事情?難道他不應當站在嫡長的一邊麼?”
“他不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影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