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劉與陳,天下共(2 / 2)

留候若是都要告老了,那如今朝堂上的人有幾個能夠留下?

簡直可笑。

可當留候在朝堂上再一次提出“告老”的時候,朝堂上的人們才用僵硬的眼神確定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留候,的確告老了。

即便如今的張良尚且處於壯年。

他給出的理由也十分簡單,當年在秦末亂世之中他受過暗傷,如今傷重,偶爾舊疾複發疼痛難忍,無奈之下隻得請求告老。

麵對這個十分虛假的理由,天子卻並沒有任何的懷疑。

在第二日便同意了留候的告老之由。

也是同一日,天子下令,詔陳氏家主陳居入朝為官,為太師、司徒。

陳居再次拒絕了這個詔令,並且表示自己已經纏綿病榻許久,恐時日無多,不敢占據這個位置,所以才推辭。

而這一次,天子並沒有這麼輕易的就善罷甘休,反而是再次下令。

詔令陳氏家主為“太師”“司徒”,可不入朝為官,也不必前來長安城,繼續在官渡便可,並且強調這隻是一個“虛稱”而已。

其詔令中甚至用上了較為誅心的言論。

“爾欲複舊秦耶?”

在這樣的詢問下,陳居終於接受了天子的詔令。

而等到陳居接受了天子詔令後,劉邦再次遷國子監祭酒、太子詹事、太子少師陳彼為“禦史大夫”,掌朝堂進諫之事。

令人奇怪的是,在拜陳彼為“禦史大夫”之後,天子甚至再次令陳彼兼任“長史”。

長史是何官製?

長史,秩千石,為相府諸吏之長,職無不攬。丞相有事,則召長史付諸施行

大概也就是相當於丞相府的具體管事人,類似於政府的秘書長這個職位,這個秘書長可不是類似於“秘書”一樣的職位。

丞相長史的地位在諸多官僚當中,也可以算是較為靠前的一等。

漢朝的官職雖然多數承襲秦朝官製,但在某些地方上也有其一些細微的變化。

而在令陳彼兼任丞相長史之後,天子更是下令將“長史”這個職位的俸祿提升到了兩千石。

也就是說至少在劉邦在位的這個時期,長史與丞相等一眾重臣的地位是相當的,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製約丞相了。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在皇位爭奪戰中,蕭何距離呂雉太近了吧。

近到令劉邦開始害怕。

害怕自己崩殂之後,蕭何會徹底的站在呂雉的身邊,協助呂雉把控朝政。

劉邦看的十分清楚、尤其是在如今病重的情況下,他看的就更加清楚了。

自己的兒子“劉盈”是無法擺脫他母親呂雉控製的,而呂雉雖然較之其他的婦道人家不同,但她多數還是會重用自己家族的兄長、侄子等人。

雖然之前攜裹著陳氏之威,立下了“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登鼓之盟,但劉邦依舊害怕,這種恐懼感在他臨死之前的這段時間愈發的嚴重了。

也更是因此,他下了一道詔書。

此詔書中的內容十分炸裂,甚至讓人開始懷疑起天子的腦子是否還處於清醒的階段。

詔書中有一句話,鏗鏘有力。

“劉與陳,天下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