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二年,春夏。
大喜。
或許這個消息在從前不算什麼太大的驚喜,但在此時此刻、它的確是大喜了。
邊疆傳來急報,匈奴大軍來犯,征北將軍衛青率領大軍出征、以三路騎兵而勝匈奴近萬大軍,此次前來進犯的匈奴將軍當場被擒獲,如今衛青衛將軍已經押著歸長安城來了。
長安城中的黔首們覺著有些不可思議。
前些日子的那一封八百裡加急的急報中不是說,匈奴人大舉進犯,漢軍無力抵抗、不當心的時候中了敵人的陷阱,所以大軍有陷落的危險,甚至要求援麼?
怎麼僅僅是幾天的時間過去,就變成了我軍大發神威,將這匈奴人給抓住了?
人們開始不斷的猜測。
有些時候,若是一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把真相告訴你,那麼關於這件事情的討論或許就會戛然而止,因為人們已經知道了真相,就不需要再討論了。
而不討論,這件事情就會逐漸的冷卻下來。
若是想要一件事情極速的傳遍整個長安城,甚至傳遍整個天下,應當怎麼做呢?
讓民眾們不斷的猜。
順帶.....散播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
........
長安城,酒肆當中
一名說書人站在酒肆當前,臉上帶著討好的笑容,那店家也沒有理會他,隻是點了點頭,然後讓他開始。
這是一些嘴皮子討巧的人謀生的本事,也是這些酒肆攬客的手段。
說書人站在酒肆前,一張嘴便神神秘秘的說起來了最近長安城內最熱鬨的事情——衛青大破敵軍。
“話說這衛青啊,其實在從軍之前卻隻是一個馬奴,也就是養馬的!”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群中瞬間有人開始反駁起來了:“怎麼可能!你這臭說書的,怎麼敢如此汙蔑衛青將軍??!!”
人群當中有些許遊俠兒,當即從腰間抽出長劍,臉上帶著憤怒的神色。
他怒視著麵前的說書人神色憤怒,陽光照耀在他手中長劍上,泛出點點寒光,而此時周圍赫然有人認出了他來。
“竟然是荊先生!”
“沒錯!是荊先生!”
人群當中不斷的有人認出荊從的身份,甚至還有人在一旁為人們介紹著這位。
“這可是大遊俠!曾經以一己之力,消滅了一個縣城外所有的馬賊!”
“就是就是,荊大俠殺的就是我們縣城外的那些山賊啊!”
認出荊從身份的人中,自然是有被荊從救過的,當即跪伏在地上,臉上帶著滿滿的感動和淚水,他們為荊從的行為而感動愴然。
天下遊俠很多,但真正為民請命的人卻並不是很多。
荊從此時臉上的憤怒之色被周圍的黔首所壓下去了一些,但他的眼睛中依舊是充斥著憤怒。
他凝視著遠處的說書先生:“荊某算什麼大俠?”
荊從有些自嘲的笑了一聲,然後歎了口氣:“我們這些遊俠兒以武犯禁,有些時候朝廷甚至都想要圍剿了我們,一部分人甚至打著遊俠的名義做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他的臉上帶著敬仰:“我這一生,都想從軍,為國效命,如同衛青將軍一樣,上戰場,殺匈奴!”
荊從說到這裡,指著那說書先生:“可今日,竟然聽到有人汙蔑衛青將軍,說其隻是一個馬奴!荊從如何能忍?”
“今日,就算是觸犯漢法,也要給衛青將軍討一個公道!”
那說書先生卻是不慌不忙,臉上帶著恭敬的神色:“哎喲,這位先生,您可真的是誤會了,這一點我可是有實證的。”
他得意的說道:“我認識的一個人,曾在平陽長公主府為仆,他曾經見過這個衛青,那個時候衛青的的確確就是給長公主養馬的,這一點我怎麼敢說謊?”
荊從以及眾多黔首聽著這個消息,臉上都帶著驚駭。
這事兒扯上了皇室,就沒有那麼簡單能夠結束了。
荊從的眼睛中閃爍著凝重:“莫非你說的是真的?可....”
說書先生卻是神色一肅:“昔日,那陳勝吳廣二人起義的時候,曾說出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語,今時今日難道先生已經忘記了麼?”
“昔年,高皇帝也不過是沛縣的一個亭長,因入了鹹陽學宮,後為沛公,建立了我巍巍大漢。”
他上前一步,怒視著荊從,此時的他仿佛是來了勇氣和底氣一樣:“馬奴又能如何?”
“難道馬奴便不能夠成為將軍嗎?”
“便不能夠上場殺敵麼?”
“你豈敢小看天下英雄!”
荊從聽著這話,臉上的神色頓時湧現出了羞愧難當,他當即躬身:“正是如先生所說的一般,是荊某孟浪了。”
那說書先生這才笑著,繼續為這在場的眾人講起了“一介馬奴,得到天子信賴,由慧眼識英雄的天子親自選拔出來,得以重用,繼而在這次匈奴叩邊的戰爭中,為國殺敵,收為疆土的故事”。
這樣子出身黔首、甚至是貧民的人,成為了將軍、甚至日後有可能封侯的故事,最得底層黔首們的喜愛。
因為所有人都會做同一個夢。
我會不會是下一個衛青?
至於衛青是當今天子後宮中衛子夫夫人的親弟弟?
這個微不足道的消息,就不太適合在這個時候流傳了,而等到衛青再次立下汗馬功勞,真正的成為大漢柱石的時候,一個天子因為風流而得到了賢才的故事就在再次悄然出現。
那個時候出現的衛青就不是衛子夫的弟弟。
那個時候出現在故事裡的,就是衛青的姐姐,衛子夫。
彆看這兩句話好像沒有什麼區彆的樣子,但實際上區彆很大。
他們的重點,一個在衛子夫,一個在衛青。
若這個故事的重點在衛子夫,那麼就是當今天子的“昏庸”、“任用寵幸女子的弟弟”、是“放任外戚”勢力橫行。
可若故事的重點在衛青,那麼這個故事就是當今天子“千古一帝”“帝王心術”,以衛子夫而收攏衛青的心,這同樣是對衛青的寵幸!
.............
未央宮中
方才人流中說話的“荊從”、說書的先生、以及那些附和荊從,證明他身份的黔首們,都跪伏在大殿之上,大殿之外還有人陸續的正在走來。
一眾人跪伏在大殿上,等候著天子的命令。
是的。
這些人,無論是唱白臉的還是紅臉的,甚至是“圍觀群眾”中的一部分都是繡衣使者中的人,他們奉命前去散播衛青的身份,並且將之公之於眾。
待到人全部回來了之後,劉徹才是擺了擺手,他正在看手中的一卷書。
“下去吧。”
他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記得把事情都做的好一些,彆出現什麼意外。”
“諾”
當所有人都退去了之後,劉徹才放下手中的書籍,眼睛中帶著些許的凝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