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赤壁上的璀璨(其二)(2 / 2)

“便以他們的鮮血祭告蒼吧。”

說完之後,身後的“道卒”手起刀落,簡單乾脆。

鮮血瞬間灑落在這江畔,些許鮮血滲透入這廣闊的赤水之中,但赤水之清澈怎麼是這些許鮮血就能染紅的呢?

一時之間,大江中那赤水依舊清澈。

祖天師隻是背著手:“萬事俱備,如今隻欠東風了。”

曹劉盟軍中

有些時候人太多了也不是好事,畢竟大多數時候文人們還是相互輕視的,除非有一個強有力的人能夠站出來,以自己的才智壓倒所有人。

但很可惜的是,如今的曹劉盟軍中並沒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

無論是諸葛亮、法正還是郭嘉、荀彧,都是頂尖謀士中的頂尖謀士,其中諸葛亮號“臥龍”有管樂之才,法正年少成名,能夠壓製他的更是少之又少,郭嘉則是有“鬼才”之稱,而荀彧更是被世人稱之為“王佐之才”。

這樣子的頂尖人物對於戰爭的策略自然都有自己的想法。

這還僅僅是文臣。

武將就更不必說了。

單單隻是曹劉盟軍合攏的這半個多月時間,曹劉兩個陣營的武將已經交手了無數次,今日你打敗了我,明日我找我的兄弟來,他比我強今日你複仇了贏了?那明日我就找我的兄弟來,他更加勇猛。

交手半天,更是誰都不服誰。

而他們的領袖“曹操”與“劉備”則更是無奈。

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畢竟兩者的實力幾乎是持平的,若是稍微有一個強大一些的也能夠壓服其他人了。

曆史中的孫劉聯盟為何能夠成型?

其一是因為蜀漢隻出了一個謀臣諸葛亮,一個武將趙雲趙雲還是保護諸葛亮存在的。

而武將更是大多數都在打輔助。

畢竟那個時候的劉備實力的確不算很強。

其二是因為他們都在人家江東的地盤,當然是以周瑜這個江東周氏的當代大才為首了。

如今的曹劉卻沒有這種情況,所以他們之間的合盟看似堅固,實則較為鬆散。

最後商議的結果是,雙方的領頭人曹操、劉備繼續在赤壁對陣,而各自的勢力則是帶著一部分士卒分彆前往“嘉魚”和“鹹寧”,形成對赤壁這裡“大虞軍隊”的合圍。

文臣方麵,諸葛亮和法正留在劉備身邊,郭嘉和荀彧則是留在曹操身旁,其餘人等隨軍而去,做一個軍師。

武將方麵,張飛關羽留在赤壁,而張遼和許褚則是留在曹操身邊。

江麵的風淡淡的吹拂著。

星夜之下,荀彧和諸葛亮站在一處,兩人看著天的星象都在捉摸著。

荀彧輕聲道:“其實我們想這麼多也沒有什麼作用不是麼?”

他猜測到大虞方麵很有可能使用“火攻”,畢竟大虞此次前來的士卒隻有三十萬多一點,而盟軍方麵即便是隻算少壯也是有五十多萬的。

以少勝多豈是那麼容易的?

諸葛亮微微點頭,他歎了口氣:“實際,我最擔心的便是那位“祖天師”了。”

他沉默後開口問道:“其實,文若也對那位的身份有所猜測是麼?”

荀彧在風中如同招搖的青草一樣:“是的,所以我才會這麼擔憂。”

他一聲苦笑:“畢竟,那位的家族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有不少傳聞從其中傳出,比如他們家族的人有操控天象的手段,甚至有人說當年光武皇帝誅殺王莽的那一戰,天降隕星的事,便是出自那位家族的手筆。”

“當時,那位的先祖不是正在光武皇帝軍中麼?”

“我家中有一份記載,是當年一個軍卒口述的,他說當那一位夜晚祭祀蒼之後,天即刻落下了隕星。”

荀彧看著諸葛亮說道:“繡衣使者並不在琅琊天子的手中,想必應當在長安那位的手中吧?”

“他們難道沒有查出,大賢良師

曾經與安國王同行?甚至大賢良師手中那份“太平要術”都有可能是安國王傳給他的。”

“我們查到的消息中表明,張角起義那日不應當有雨的,但一場大雨落下,將一切罪孽洗刷,將追隨之人的熱血點燃。”

“也正是因為那一場雨,張角起義才能夠成功。”

“今時今日,若那位真的是我們想的那個人,他手中難道就沒有這般的手段麼?”

“你信麼?”

諸葛亮依舊沉默著:“我自然是不相信的。”

“可是即便是我不相信,又能夠有什麼辦法呢?”

他苦笑一聲:“我們隻能夠期待,期待那位不會用這些神鬼莫測的神仙手段。”

荀彧隻是漠然說道:“將希望寄托在敵人身,這可不像是你的風格。”

他與諸葛亮是舊相識,畢竟諸葛亮出身自“琅琊諸葛氏”,他在琅琊多年,怎麼可能不知道諸葛亮這個人呢?

諸葛亮搖了搖頭:“並非是將希望寄托在敵人身,而是知道他的性格。”

“他或許會有什麼陰謀手段,但卻不會在這個時候用這等手段。”

“陳氏一向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人”的世家,而非是神靈世家,否則以他們的影響力,想要成為淩駕於所有人之的“神靈世家”何其簡單?那樣隻怕就沒有今日的所有事情了。”

荀彧點頭:“的確如此。”

“不過,我們還是要想好相應的手段。”

他眯著眼睛:“但不知為何,我心中總有些許的憂慮,好像要有什麼你我無法掌控的事情要發生了一樣。”

諸葛亮與荀彧對視一眼,兩人開始迅速的找尋所有的一切不對勁兒的地方,但他們卻什麼都沒有找到。

元安六年,即建安、承泰二十二年。

風雨飄搖,大戰降臨之際。

琅琊天子收到了一封信。

一封來自他那個侄子的信。

劉協望著麵前神秘的人,臉帶著莫名的神色。

“你便是當代繡衣使者的首領?”

他揮了揮手中的密信。

“這是我那個侄子給我的?”

劉協展開手中的信件,一邊輕笑著。

“我倒是想知道,我那個侄子能有什麼事情找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