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致命一擊(2 / 2)

為了編撰這一部法典,眾多法家先賢耗儘心血,有幾位法家大賢甚至白了頭。

而當這一部建武法典問世的時候,所有人都覺著自己的心血是值得的。

當然了,第一步法典自然是要祭祀法家的祖師爺——陳慎。

是的,許多法家的弟子都覺著法家的祖師爺應該祭祀陳慎來著。

當然了,事實上他們更想要祭祀的是那位與商君一同創造了秦律,並且將之改良的初代安國王陳野,但最後他們還是選擇了陳氏的第二代,同樣擔任過司寇的陳慎。

陳氏也十分興奮,他們甚至打開了祠堂,而後以建武法典為祭品,祭祀自己的先祖。

後世中關於這一部法典的評價也十分高。

“這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詳細的、近乎於與近代法典一致的法律文書,這是我國現代所有法律文書的範本與母版。”

“這部法典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他真正意義上的將古代的律法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也同時在那個黑暗的時代,點燃了一盞明燈。”

“大虞因為這部法典,多存在了兩百年。”

.........

桃花源之上

那已經恢弘無比,但卻依舊與“人”一樣的存在——陳野,緩緩睜開了眼睛,他的眼睛中仿佛蘊藏著無儘的萬物一樣。

他是那麼的高,那麼的大。

仿佛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存在於過去、未來與現在。

“第一部法典問世麼?”

陳野的聲音在這一片空間中回蕩著,無儘的漆黑色與玄黃氣息在他的身旁遊蕩。

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事件。

他垂下眸子,好似看到了世間萬物的運轉。

陳野的頭頂那巨大的長河再次奔騰咆哮著,似乎想要掙脫陳野的束縛,但從那法典之中蘊藏著的無儘的光卻將這長河牢牢地約束在陳野的身後。

“命運想要再次改變這一段古史,讓大虞重新覆滅,所以命運塑造出了“穆宗”以及“夜氏”,從而讓大虞的腳步偏移,在某種意義上與晉朝更加相似。”

“而如果不是肅宗三位皇帝連續三代的努力,如今的大虞應當處於一種極度混亂,世家紛爭的局麵,緊接著要發生的便是諸侯割據,繼而被打服了的蠻夷會再次掀起戰亂。”

“到了那一日,這一段徹底偏移了的古史便會再次回歸“正常”,變成五胡亂華以及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天穹會再次變得灰暗。

“而張皖祖孫三人的努力,以及陳氏一些微不足道的奮鬥,將原本想要回歸“正途”的曆史再次奮力偏移。”

隻是短暫的一眼,陳野便看到了這一段曆史中所藏著的“黑手”。

命運長河、或者說“曆史的修正性”亦或者說“曆史”,他依舊沒有消失,他想要再次改變已經被修正了的古史,讓古史朝著原本的軌跡去進展。

所以才會出現“穆宗”、所以才會出現“夜氏”。

陳野幽幽的長歎一聲,聲音在這空間中回蕩著:“我說過了,人定勝天——”

“哪怕沒有陳氏,依照如今的命運軌跡,張皖也依舊會做這些事情,隻是他會更加艱難,但他最終依舊會做出最大的改變,大虞可以再次堅持百年。”

他的手指在長河中微微輕點,而後默默的再次閉上眼睛。

“你的力量——還能夠這般使用幾次?”

陳野在等待。

他不願意褪去“人”的本質,而變成形而上的“帝君”或者說“天”,所以他的抗爭必須是以人的形式出現。

這一段抗爭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當古史進入到近現代的那一刹那,這一段抗爭就徹底的結束了,因為過去的所有古史都已經被重新覆蓋,就像是對電腦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還原”覆蓋一樣。

舊的事物已經被覆蓋,消失的無影無蹤,新的曆史將會出現,覆蓋在這舊的事物之上。

新生事物的出現,一定會伴隨著舊事物的改變、或者說滅亡。

自破敗中崛起,自灰燼中再生。

........

建武十二年的秋天,是一個十分蕭瑟的秋天。

隨著這幾年皇帝逐漸的將世家的權力收攏到自己的手中,百姓們的生活也好過了許多,那幾個大世家則是悄然之間龜縮了起來。

他們清楚的明白,皇帝所準備的最後一擊一定會來。

在來之前,他們需要做好準備應對。

世家們都知道這一點,但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間格外的長。

他們一直從建武十年等到了建武十二年,又從建武十二年等到了建武十五年。

終於。

在建武十五年的秋日,他們迎來了這“致命一擊”。

皇帝要改革選官製度了。

但——這一擊好似又沒有那麼嚴重、那麼的致命。

這一點讓所有世家子弟都覺著像是撲了個空一樣.....

........

盧氏府邸

盧念臉色平和,這些年的“囚居”讓他顯得十分平靜。

隻是此時的他聽完了崔氏、李氏、以及楊氏的轉達之後,臉色逐漸變得怪異以及“迷茫”。

“你們的意思是說,皇帝願意依舊讓世家們擔任大中正官的位置,隻是要取消小中正官。”

“而大中正官們雖然依舊有原本的職能,但卻要限製他們所能夠決定的官位。”

“如中書門下尚書、三十六卿、以及諸多郡守這種實權官位不可以再由大中正官決定,但是一些沒有太大實權的,卻可以由我們決定?”

楊秀神色同樣古怪,他點頭。

“依照陛下的原話是——乾活的人總得選點能乾的,至於不那麼重要的,就隨便你們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