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略帶著些幽默的調侃讓在場的氛圍瞬間放鬆了下來,其餘的陳氏子弟甚至都笑著看向陳淩:“是啊,能讓子虛都看出來不是好東西的人,可真的是千年難得一遇啊。”
“對對對,那他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了。”
“如果子虛說某個人是好人,那可能還要心存疑慮,但如果子虛說某個人是壞人,那隻能說這個壞人太過於明顯了。”
“已經掩飾不住自己骨子裡的壞了吧。”
正在思考的陳湛也被陳豐的幽默逗笑了,他看著陳淩、陳豐以及眾多陳氏子弟,無奈的說道:“你們說的有道理,子虛都看出來了的事情,我哪裡能夠看不出來呢?”
他沉默了片刻後,輕聲說道:“再等一等吧。”
“我們要有充足的耐心不是麼?”
陳湛站在那裡,聲音中帶著堅定與肅然:“我們回到官渡城後,並非是什麼都不做了,反而我們回到官渡城後,才能夠更好的為蒼生故。”
他環視著四周說道:“當年秦末的時候,陳氏子弟分布天下,去做各自要做的、能做的事情,而如今自然也正是如此。”
“大虞的天下可能即將陷入短時間內的混亂,而下一個王朝或許並不是最佳選擇。”
“既然如此,陳氏便可以如當年一樣,分散在天下之中。”
“難道為民隻能夠在朝堂上把控大的方向麼?”
陳湛張開雙臂:“到地方去吧,到州郡、甚至是縣鄉中去,去看一看民眾們的生活,去或是為政一方,或是救民於水火、疾病,亦或者是用陳氏子弟的身份,讓那些看不到光明的人看到前路。”
“陳氏不會屈服,陳氏也不會倒下。”
他站在那裡,看著眾人:“世上苦難多蒼生。”
“一切都會繼續。”
其餘陳氏子弟神色俱都是變得嚴肅了起來,他們眼眸中透露出來的神色堅定無比,他們用細微的聲音發出震撼天下的呐喊。
萬歲十一年,丞相、中書令、陳氏家主陳湛辭官,上不允。
湛再辭之。
上不可留,於是加封“太師”、“紫金光祿大夫”等一乾名譽,後陳氏子弟幾乎全都從朝堂中辭去了官職,一部分陳氏子弟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前往並州、涼州、幽州、交州等邊疆之地,另外一部分陳氏子弟則是接受了一些“山河使者”一類的虛銜,奔走天下。
在陳湛等陳氏子弟辭官的同時,朝廷發生了一些細微的動蕩,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個煌煌大世即將展露出自己的崢嶸,所有人都在興奮的等待著。
這些人站的高高在上,他們從不在乎這“煌煌大世”會給底層的百姓們帶來什麼,他們隻是知道,自己或許能夠借助這個機會,幫助下一位皇登上屬於他的位置,從而獲得“從龍之功”。
他們如同一隻隻貪婪的饕餮一樣,張開大嘴,隨時準備將一切都給吞噬。
這天下已經成為了他們的餐盤。
楊府
在陳氏子弟陸續撤出朝堂的時候,若是說誰是最為興奮的人,那麼一定是獨孤信以及他的女婿楊堅了。
楊堅在院子中,幾乎是難以掩飾自己的興奮之色,可站在他身旁的獨孤伽羅卻沒有那麼的“興奮愉悅”,她在思考之前陳湛所詢問的問題,以及楊堅所給出的回答。
在陳湛看來,一個不堅定的回答足以證明楊堅並不想要乾這件事情,或者說證明楊堅自己其實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但在獨孤伽羅看來,這便是楊堅最後的“堅定回答”。
那個“莊頭”便是楊堅最大的助力。
便是她的父親獨孤信,甚至是包括她在內的整個獨孤氏。
楊堅最後的回答無異於在說,最後一定是會處理掉她們獨孤氏的。
可看著興奮的父親以及同樣愉悅的丈夫,獨孤伽羅一時陷入了糾結和猶豫當中,她不知道自己該做出什麼樣子的選擇。
選擇自己的丈夫?
畢竟嫁夫從夫,自己的一身榮光以後要依靠的便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了。
可
獨孤伽羅同樣清楚的明白,楊堅之所以如今會如此尊重她,甚至答應了以後她便是皇後,同樣是因為楊堅需要獨孤氏。
如果獨孤氏不再是楊堅的助力,反而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呢?
沒有了獨孤氏,自己還能是獨孤伽羅麼?
或許隻能是“皇後”了吧。
她閉上眼睛,心中已經暗自做出了選擇。
或許這樣的選擇應當是正確的。
而一旁的楊堅也看到了獨孤伽羅神色的變幻,他沒有多想,隻是看著一旁的獨孤信說道:“泰山,小妹她可還好?”
楊堅的神色中帶著些許的擔憂,他聽聞了獨孤信的小女兒——也就是獨孤伽羅和他的妹妹獨孤闕寧丈夫死去的消息。
獨孤信卻絲毫不在意:“無事,不過是死了丈夫而已。”
他歎了口氣:“不過你那個小外甥卻是格外的難熬啊,等到過一段時間你我接管了政事之後,便讓他承襲他父親的爵位吧。”
楊堅點頭。
在他看來,李淵並不是一個“敵人”,反而是
天然的同盟,自己夫人的妹妹便是李淵的母親,而隴西李氏也同樣是一個龐大的勢力。
在隴西一帶的勢力,僅次於關中“秦氏”。
或者說,在明麵上,隴西李氏的勢力甚至超越了關中秦氏,畢竟秦氏的先祖是那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前朝“秦”的後人,而這種出過皇帝的家族,一般來說在這種時候都不是很敢冒頭。
隻要他們冒頭,便會被其餘的世家針對。
畢竟誰祖上沒點恩怨了?
舉個例子,如果在這種動蕩的時候,關中秦氏揭竿而起,說是要複我大秦,那麼下一刻對秦氏進行拚命打擊、一定要將秦氏按下去的,一定是三劉——即大漢劉氏。
劉氏自東漢末年、大虞建立的時候,就分成了三支,這三支都堅定的相信自己才是正統——而事實上,他們甚至找過陳氏的人來證明自己是正統。
最後的結果是,他們都是正統。
就像是關中秦氏以及上黨趙氏一樣,他們的先祖都是秦朝嬴姓那位最有名的始皇帝。
而如果劉氏想要揭竿而起,那麼“秦氏”“曹氏”的人也一定會拚了命的打壓——畢竟劉氏如果再次成為皇帝,會不會報複曹氏這誰也不確定。
同樣的,曹氏的人想揭竿而起,秦氏以及劉氏同樣都不會願意——很簡單的理由,我們祖上當年那麼輝煌,我們都不能再造一朝,你憑什麼?
看著楊堅臉上的同情以及眼睛中的“算計”,獨孤信的眼眸中卻緩緩的露出了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