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太過飽腹會導致發困影響判案,湯參軍真想再點一份。
想了想,他決定以後要吩咐家裡後廚嘗試用醃酸菜搭配下臘肉,不輸春筍。
隻不過他雖然不通廚藝,但也聽說過醃製之術雖然大同小異,但成品卻天差地彆。要想做出店家這樣好滋味的酸菜炒麵,最好是采用店家的原品。
想到這裡,湯參軍問店家:“不知這醃酸菜可能單賣一份?”
“可以單賣。荷葉包好給您。一包是三文錢。”葉盞笑吟吟回複他,還不忘貼心提示,“您也可以在店裡吃,店裡的醃酸菜是免費的,不夠還可以加。”
做了免費的小菜分贈是葉盞的營銷策略之一。
昨天說出這個決定時宓鳳娘嫌棄女兒“大手大腳”,可葉盞很快就說服了她:“做生意當然要讓利顧客,不然算那麼精,客人憑什麼當回頭客?”
宓鳳娘想起自己素日裡隻去能夠免費贈送一小把布頭的繡坊買布,便不再吭聲。
湯參軍聽完後便買了兩份酸菜,叫小廝先搭車送回家免得壞,自己則又要了一份免費的酸菜,安靜坐在矮桌前一牙接著一牙“哢嚓哢嚓”嚼起了酸菜。
他回衙門時正要跟小裴大人分享今天的美食,就見小裴大人一臉激動:“湯大人!我發現一則案子與這批案子似有關聯!”
一貫冷靜自持的裴昭此時難得麵露激動,似乎難以抑製自己澎湃的心情:
“五年前一樁案子,也是人死後被割了一綹頭發,留下一個犀牛角吊墜。
因著此物不是中原物品,來自番邦,因此讓我印象深刻。
這回發生的這幾樁命案都是同樣的做法,可見定有關聯。”
其餘同僚湊過來,看了一遍後席參軍先開口:“怎麼會一樣?十年前這樁案子死者是一名二十多歲的壯勞力。
今年的三起,一個死者是賣茶女,一名死者是窮巷老頭,一個是外地來經商的中年商人。
哪裡有什麼共同之處?”
另外一位同僚也搖搖頭:“偌大的汴京城共有幾百萬口人,哪日不是要死人?死的人都多了,這便會有些巧合。”
他們經曆的多了,自然是不將這些放在眼裡。很快就一哄而散討論起今天中午的膳食了:
“吃食倒不錯,炒麵彆有風味。”
“我也去了那家,還打包了一份豌豆徘徊酥。”
“我怎麼沒有?”
“老板說我第一天照顧了她生意,今天又第二天來,所以特意送了兩塊酥給我。”那位小吏得意洋洋,從油紙包裡捏出了一份酥就跟大家炫耀,“豌豆碾碎成泥,徘徊①花香十足,這不得做首詩?”
他們湊在一起又作詩又吃東西,裴昭瞥了一眼眾人,隨後把自己的案卷拿開,以免臟汙。
*
又是送點心又是送回贈小菜,葉盞眼見著自己攤位上的回頭客多了起來。她鬆口氣,這種小食攤靠得最多就是街坊鄰居回頭客,有了他們光顧才能長長久久在激烈的攤販競爭中站穩腳跟。
她收攤後,除了豌豆徘徊酥還做了頂皮酥果餡兒,為的就是能夠招攬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