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半個月,趙建蘭就成了孤家寡人。
知青們跟她說:“既然你看不上我們做的飯,也不願意參與我們的輪流分工,那你就單獨開火吧。彆跟我們夥著吃了。”
“不吃就不吃,誰稀罕。”
寧安和小桔子看到她這個反應的時候,覺得這人是真的看不清形勢,都到生產隊了,還敢這麼囂張!真以為普天之下皆她媽啊?
寧安說:“她可能還以為自己有家庭可以依靠,以為家裡人會給她寄被子、寄錢寄票寄東西呢,所以才敢這麼硬氣!”
小桔子表示讚同:“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哪怕父母堅持把她送下鄉了,她也覺得父母不會真的放棄她。”
它攔截的信中,趙建蘭理直氣壯的讓於曉紅每個月給她寄10塊錢,給她寄點心,還要給她淘換一些全國糧票,她還說,多給她寄點東西,之前的事情她就不計較了。
這封信看得橘貓大人腦袋上都冒出問號了。
不過,這種局麵並沒有持續太久,趙建蘭終究是個“識時務”的人。
隨著寫回家的信如石沉大海,趙建蘭心裡的不安漸漸擴大,她的氣焰也逐漸削弱。
終於,下鄉一個月後,趙建蘭崩潰了,在知青點哇哇大哭,並且跟眾人賣慘,說她被家裡人拋棄了。
“我以前做的不對,是因為我是被家裡人趕出來的,他們連床被子都沒有給我,我心裡難受,所以才說話不好聽的。我跟大家道歉,求你們原諒我。”
年輕人,心軟,原諒並重新接納了她。
趙建蘭開始去適應這個新環境,但是,特彆難。
天氣漸漸暖了起來,被子的問題可以先放一放,輪流做飯、撿柴、打掃衛生,她也可以接受。乾不好還乾不孬嗎?知青們的包容度還挺高的,隻要她態度好點,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