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芋頭的野史(2 / 2)

沈記糖水鋪 岑清宴 4109 字 1個月前

煨芋頭煨出了名,也是和尚裡的頭一份。

一是分給上門拜訪的李泌半塊芋頭,成功預言對方當了十年宰相,二是有次他正用牛糞煨芋,忽然皇帝召見,卻被他漠然拒絕:“尚無情緒收寒涕,那得工夫伴俗人!”

“這便是‘煨得芋頭熟,天子不如我’。”沈朝盈笑道。

阿翹到底是土生土長的大梁人,對天家禪僧都敬畏得很,聽罷大駭:“哪裡來的野史,怪裡怪氣!”

這卻不是沈朝盈瞎編的,這兩個掌故,編造痕跡確實明顯,卻在文人之間廣為傳頌。

不信,看那群士子有多偏愛新出的芋泥就知道了。

山家吃芋,本朝與知名禪僧結交又是件時髦高雅事,文人士子或受煨芋談禪所陶染,對芋頭也頗有些情懷。

要做芋泥,還得用荔浦芋,便是劉禹錫在《荔浦芋艿》中寫著的“荔浦香芋出淮陽,味甚美而功不著”的天下第一芋。形似橢圓,外皮粗糙,剖開內呈檳榔紋樁,又名“檳榔芋”。

單芋頭蒸出來顏色不夠好看,黯黯淡淡發白,這時候又沒有紫薯,萬能的忝菜汁便又被沈朝盈拉出來乾活了。

拌勻之後顏色偏粉,雖不正宗,但也怪好看的。

“今兒給你做芋泥炒蛋奶,明兒再做蜜芋頭,後日想吃什麼?麻薯、豆沙,應有儘有,隨意你配。”沈朝盈看著婢子篩好芋泥,仿佛渾身使不完的牛勁,甜言蜜語地哄著。

蒸熟的芋頭搗爛,再過篩一遍,把大顆粒都碾碎,就成了絲滑細膩的芋泥。

喜歡奶味芋頭的,再加牛乳攪拌,喜歡芋頭清香的,加水攪拌就行,沈朝盈為了一會跟奶糊味道更和諧,加的是牛乳。

接下來便調個蛋奶糊,這也簡單,不過就是雞蛋、牛乳、麵糊麼。

為避免煮出來一鍋蛋花湯,隔水加熱,小火翻炒,等到奶糊變得濃稠能夠掛住鍋鏟的時候,鳳凰奶糊就成了。

芋泥的甜味是個迷,後世也有人調侃過,當你吃著芋泥甜味剛好的時候,商家起碼已經放了一斤糖進去了。這說法雖然誇張了些,但是沈朝盈確確實實總懷疑自己攪拌過程中是不是忘了加糖,怎麼味道沒變呢?

這糖加得,沈朝盈都有罪惡感了,吃起來還隻是微微甜。

最後在碗底舀一大勺芋泥,淋上鳳凰奶糊,一勺下去,入口既有奶糊的綿密輕盈,又有芋泥的細膩,奶味濃鬱,芋泥清香,偶爾舌尖還能觸碰到細小的芋頭粒,一抿就爛。

厚重和細膩共存於一碗中,著實是個新奇的體驗。

配上江米粉揉的丸子,芋泥跟江米都是頂飽的東西,這一碗,足夠飯量小的人不用吃暮食了。

崔瑄路過沈記,惦記著家中幼弟,腳下一頓,轉了方向,走進店去。

正巧遇見邱書吏往門口走來。

邱書吏微微驚訝,今天稍提早走了一些,沒想到在門口碰見上司,還是頂頭上司,尷尬了。

好在崔瑄並沒有閒心注意每一個下屬幾時幾刻走的,此刻他想的不過是,自己是來替阿珣代買的,並無不妥。

邱書吏行禮,崔瑄維持著麵色不變,點點頭,淡聲道一句“辛苦”。

沈朝盈迎上來:“客人今日吃點些什麼?這會還早,招牌上都還備著,可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