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記糖水鋪》全本免費閱讀
但凡蹭勢節氣習俗的,來錢快,去勢也快,過了節就不值錢了,所以更得抓緊這幾日的機會。
什麼圍爐煮酒、訪親探友、沿河看柳,統統放一邊去,沈朝盈是自個習慣了,阿翹從前也沒過過什麼閒散日子,相比之下有吃有睡已經很好了,兩人倒很合拍。
沈朝盈還哄她,“等年前咱們早幾日停業,鬆快幾天,隻等過了初五再開門!”
阿翹樂嗬嗬地揉麵去了。
眼下店裡生意好,麵團一大坨,沈朝盈幾乎抻不動,阿翹的力氣便有了用武之地。
沈朝盈一麵攪著飲子以免糊底,一麵欣賞著,一麵心想,若是阿翹的師傅看見愛徒多年所學淪落到用來揉麵,定與寫下傷仲永的王介甫頗有共同語言。
蹭了冬至與九九兩波熱度,沈記糖水在坊裡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尤其是娘子之間都知道,小店幽靜,配一碟糕、一盞糖水,與友人閒話,可以坐半下午,店主小娘子也不會催促,是個閒適好去處。
比起略帶藥苦味的飲子,尋常人自然還是更喜歡既養生又味美的香飲子,更彆說還有好幾種精致的糕佐茶。
在一眾衣香鬢影或軒秀士子中,沉默靦腆、略顯清瘦的邱書吏便尤為矚目。
阿翹為他上了茶點,對方的目光卻落在身後忙碌的沈朝盈身上,靦腆道:“多謝。”
沈朝盈雖莫名,但也頷首還禮。
這位邱書吏,不光早間日日來買朝食,如今更是三天兩頭下了值跑到店裡來,喝碗糖水再走。
不是,你們大梁人有這麼嗜甜嗎?
沈朝盈摸一摸腮幫子,莫名牙疼。
又不要臉想,多虧她厚道,定價實惠,不然還支撐不起食客這小愛好呢。
她在這邊擔心食客的牙齒健康,對方臨走前,又禁不住買了一盒梅花酥才走。
看吧。
沈朝盈慈祥一笑,老母親般縱容。收了錢,給他裝好,還多送了一塊。
她轉頭去忙彆的,沒瞧見邱書吏通紅的耳廓。
——
芋頭是個好東西,好種、產量也高。山野之間遍地都是,災年充饑、百姓解饞。
時下芋有六種,青芋、紫芋、真芋、白芋、連禪芋、野芋,其中野芋有毒不能吃。關於芋頭的吃法,最出名是一道點心酥黃獨,普通老百姓吃芋,兼肉作羹或是埋在火堆裡煨熟、蒸熟,都可以算是美食了。
前朝就有個和尚在廟裡專門種芋,每到歲末,收獲頗豐,杵之如泥,造塹為牆。後來遭逢饑荒,寺廟裡四十多個和尚就靠著吃芋塹度過了災年。
沈朝盈蒸著芋頭,一麵與阿翹講起野史。
還有一則,也是跟和尚有關的。
本朝一位佛法頗高深的和尚,法號明瓚,因懶惰隻食僧人缽裡的殘羹剩飯充饑,人稱懶殘禪師,煨芋談禪的始創者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