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全本免費閱讀
東昌公主見此番談判已成,適逢天色不早便主動向齊珩告辭,齊珩便囑咐高季好生送東昌公主至宮門。從紫宸殿出來,東昌公主便一路與高季閒譚起來。
“你跟著陛下也是十餘年了,陛下對你倒是信任有加。”東昌公主淡淡道。
高季垂首回話:“臣不敢。”
東昌公主道:“你是吾天家臣,自然當得。”東昌公主並未說他是天家“奴”,反而稱之為“臣”,未向旁人一樣明麵禮遇背後鄙夷,他對東昌公主多少生了幾分敬意。
“來日新後入宮,還得需高翁,多多幫襯才是啊。”東昌公主壓了壓聲音囑咐他,咬緊“多多幫襯”四字。
“小人不敢當,皇後殿下是與陛下敵體【1】的夫妻,自然得陛下愛重,臣下擁戴,小人們自當庶竭駑鈍【2】,這是為臣之分,長主折煞,小人斷不敢當幫襯二字。”高季說的大義凜然,連自稱的“臣”也變成了“小人”。
東昌公主扯了扯嘴角,不愧是跟了齊珩多年的內臣,這話說的滴水不漏。
她方才是有為江式微拉攏天子近侍之意,不過現下是被高季給堵了回來。
她正欲開口想說些什麼,就聞聽身後有一聲音叫住了她。
“大長公主。”
她回首便見一著紫袍佩著金魚符的中年男子走來,來者的麵龐上留下了昭示歲月打磨過的滄桑,但依稀可見其年少意氣風發的身影。
年輪並未壓垮他的身骨,反而練就了他那笑看雲譎波詭的從容與居上位者翻雲覆雨的老辣。
難怪有人評價他“森森如千丈鬆,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3】
哪怕年近知天命,仍可見其儒雅俊美之姿。
東昌公主笑了笑,微微頷首道:“中書令。”
這就是如今的中書令——王鐸。
“許久未見長主,長主光彩依舊,讓人敬服啊!”王鐸與她寒暄起來。
“中書令過譽了,中書令才是神姿高徹,風塵外物。”
“哈哈……大長公主還是那麼喜歡調侃老夫啊。”王鐸的目光落在停雲手中的匣子上,眼中劃過一抹精光。
“大長公主可是剛從紫宸殿出來?”王鐸問道。
“正是,吾方與陛下閒譚,見天色不早便告辭出宮了,沒成想這般有幸在此遇見了中書令。”
“臣方從政事堂出來,有事要回稟陛下。”
“還未來得及恭賀長主。”王鐸拱手補充道。
“哦?那中書令倒說說,你要恭賀吾什麼?”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4】臣賀縣主,年將摽梅。”
東昌公主聽此話,便已明了王鐸心裡還有不甘。這不,諷刺她呢。
東昌公主笑得有些張揚,以勝利者的姿態,抬手免了他的禮,道:“原是如此,那吾便代小女謝過中書令了。”
“中書令既有事要回稟陛下,便快去吧,吾也要出宮了。”東昌公主說完,頷首便朝著宮門走去,中書令向她拱手行禮。
春風乍起,拂過巍峨高閣簷角的風鐸,鈴聲回蕩在大明宮的角角落落。
“瘋子。”
中書令王鐸看著向宮門走去的身影,低聲咒罵道。
隻不過這一聲音埋沒於春風中的鈴聲中。
*
紫宸殿內,齊珩正擦拭著禦座後懸於牆上的寶劍。劍身在白帕的擦拭下泛著點點銀光,倒映出齊珩如玉的臉龐。
齊珩的麵容在晉朝算得上是極為俊俏的,眉目中既有著水木明瑟的恬淡超然,又有著春山如笑的和煦溫潤。
他高八寸有餘,身姿更是如風中鬆、雪中鶴,最難得的還是他的聲音,如春和景明,波瀾不驚。遠而觀之,既有儒雅的君子之風,又含君王的威嚴之魄。
倒真是應了他的名字。
珩,美玉也。
或許他生來便是塊美玉。
隻不過現在的美玉為升起的紫煙、奏鳴的銅鈴所遮掩。
他如今的眼神愈發的冷了。
聽了進殿小黃門的稟報,齊珩道:“請中書令進來吧。”
齊珩將劍重新懸於牆上,回到禦座上端坐,見王鐸入來,斂了斂方才冷漠的神色,又重新拾上一抹溫和的笑意。
“臣請陛下聖安。”
“王卿免禮罷,朕觀卿步履匆匆的樣子,可有要事?”
前腳送完東昌公主,後腳就來中書令,真是讓他一天都不得安生。
“臣方從都堂【5】出來,工部尚書有新劄呈於府衙,臣觀此事殊為要緊,便來陛見。”言罷便將手中之劄遞給齊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