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餛飩因為有肉,所以賣一千元一碗,加雞蛋或豆皮就是兩千元。
除了肉餛飩,還有素餛飩,素餡是用蔬菜和雞蛋粉條做的,反正這是時令蔬菜,下來什麼菜就用什麼菜,隻要味道調和的好,也有市場,這種價格便宜一半,隻要五百元,畢竟有雞蛋。
素餡大包子五百元一個,肉餡大包子一千元一個。
當然,這都是白麵做出來的價格,這種白麵是最低廉的白麵,因為微微發黑。
像是富強粉那樣高質量的麵粉,基本上不會存在於這種小吃店,成本太高,不會有人要。
還有便宜一些的雜糧麵包子,一千元能買四個素包子,肉餡包子能買倆,當然個頭也會稍微小那麼一點兒。
這是當初在家做實驗的時候,小酒聽他們定下來的價格,她覺得非常合理。
餛飩這種小吃,適合早中晚三餐,吃餛飩要麼配燒餅,要麼配包子,要不然吃不飽。
所以趙伶俐和唐翠花每天淩晨四點就起來忙活了,晚上八.九點才關門,很是辛苦。
開春之後,野菜多了,每天老爺子老太太就會領著盼娣招娣,再背著她一起到處挖野菜。
挖來的野菜舍不得吃,就統統擇乾淨,讓陶昌義送到縣城,作為野生蒸菜限量供應。
本來也就是作為時令野菜多個品種,沒想到銷路還不錯,於是陶昌義每天跑食材的時候,也會多少收購點,當然,價格非常便宜,也就三四百塊錢。
當然,做生意非常難,尤其是小本生意,小酒聽阿爹每天回來說,就感歎底層人民生活的不易。
因為他們起早貪黑,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的利潤,才隻有區區五萬的利潤(二套幣五塊)。
這還是前三天搞活動送包子的利潤,低到他們一度懷疑是自己做的不好吃。
好在他們曾經是生意人,知道萬事開頭難,加之這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