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這種情況,若非沒有他們想辦法在縣城做點生意,家裡足夠勤勞,小酒時不時的進行補貼,祖上要是沒點薄產,彆說上學了,就是爺奶身體康健,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
麥收之後還連接著種玉米,糧種需要去糧站購買。
大家都在等雨,搶收前害怕下雨,搶收之後則盼著下雨,還有下了雨,土地有了水分,才適合種玉米,而這個時候即使爹娘不在,小酒也能幫上忙。
有爺奶三姐和她在,其他人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他們四個人早上早點去,一個人掄鋤頭,一個人點玉米,鋤頭挖好了坑,丟兩粒玉米進去,腳順勢就將土蓋住了。
他們這邊是爺爺掄鋤頭,她來點玉米。
那邊是三姐掄鋤頭,阿奶點玉米,如果爺爺累了,奶奶再換過來,阿爹隻要送菜送的早,也會回來幫忙,十畝地,他們幾個人用了差不多三天,就種完了。
“希望今年雨水多點,這樣苞穀才能長得旺盛。”
不管怎麼樣,顆粒已經歸倉,這麥地的麥秸稈在打完麥子之後,也都儘數拉回了家裡,是掐辮子還是當引火材料都歸他們自行決定,而且因為地裡麵撿拾的比較乾淨,6月幾場雨之後再去地裡麵看,幾乎很少看到綠油油的麥苗。
來到這個世界兩年半了,她從什麼都不懂,到感歎農民的不易,從前世的挑食挑穿,到今世的珍惜每一粒糧食,環境,真的能徹頭徹尾的改變一個人。
過了農忙季,迎來了酷暑,哥哥們也都放了假,12歲的陶醉結束六年的小學生涯,即將步入初中,考試結果沒有出來,要到7月才放榜,不過哥哥挺自信的,考上縣裡的初中應該是沒問題的。
四個哥哥一放假,爺爺奶奶就輕鬆了不少,就連阿爹那兒也開始帶著大哥二哥去店裡幫忙,或者跟著他去收菜,地裡麵薅草、澆水、施肥的活計都交給了三哥三姐,包括小哥也領了摸知了猴和知了殼的活計,阿酒則乖乖的跟著奶奶在家掐辮子。
爺爺在糧食下來之後,去換了不少雜糧,又釀了上百斤的酒,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