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張俊無奈,怎會不怕從此朝中彆人會說他們膽小,自然都娓娓道“怎麼會怕,怎麼膽小,立就立吧,立誓何妨?”
張邦昌瞅瞅王鐸張俊,二人隻得笑著微微點頭,卻不語。張邦昌不得不心道你們武的三人一個個都敢立誓,難道要讓滿朝說我們文官膽小不敢立誓嗎?立誓也罷,宗澤,你有你的千萬策,我有我的萬千法,看我怎樣給你立誓,我的心裡該怎樣還得怎樣,隻是我給你立個巧誓永遠不可能兌現罷了,如此也顯得我這當朝宰相並不是個傻瓜。於是,張邦昌也要表示自己並不比武官膽小,就道“即然如此,你們三人都要立誓,那立誓又有何妨,那就立。”
於是,宗留守立刻讓左右軍校取香案來擺上,張邦昌一看,卻是如此認真,心道也罷,反正心中已經早想好完全法了,就在那裡頭歪來歪去看香案,不想著自己第一個先立誓,要看看宗澤要怎麼個立誓法。張邦昌的心思王鐸張俊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王鐸張俊心裡自然也都明白,就也都在那裡站著,看著香案不動,心道“要不就張邦昌,要不就宗澤先立誓,往下才能輪到我們。”
宗留守看出三人的意思,因為心中無私坦蕩,於是就第一個到香案前,先拜了天地,再跪下祈禱過神靈神明,道“信官宗澤,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人氏,猛聖恩考試武生,自當誠心秉公,拔取賢才,為朝廷出力。若存一點欺君賣法,誤國求財之念,必死於刀箭之下。”
誓畢起來,想請張邦昌立誓,卻張邦昌已早心想,即然宗澤如此立誓,我更無憂了,第一個立誓宗澤已經先占了,如果讓王鐸張俊先占了第二個立誓,我這當朝宰相,第一個監考官豈不臉上無光?於是宗澤一起來,剛要開口,卻張邦昌自告奮勇向前,也先信誓旦旦拜了天地,然後再對著桌案神靈神明學著宗澤立誓道“信官張邦昌,乃湖廣黃州人氏,蒙聖恩同考武試,若有欺君賣法,受賄遺賢,今生就在異國為豬,死於刀下。”
王鐸見張邦昌如此立誓,心道張宰相你怎麼也能想得出來,明擺著你今生不能在異國為豬,又怎麼會死於刀下?這個誓不是等於沒立不可能實現用來哄人騙人的嗎?如此這與你收了重禮要為梁王辦事又有何妨?於是,就心裡也有了辦法,張邦昌一立完了誓,他怕張俊先向前如法炮製,就先自告奮勇向前,也先信誓旦旦的拜了天地,再對準貢桌香案神靈神明立誓道“信官王鐸,與邦昌是同鄉人氏,若有欺心,他即異國為豬,我即異國為羊,一同死法。”發著誓,便心道似我與張邦昌這樣的大官,今生怎麼會到異國去為豬為羊呢?即然不能去為豬為羊,又怎麼可能死在刀下呢?
於是,發完誓,儘管心裡要與張邦昌張俊一起徇私枉法,卻和無事一樣。認為他和張邦昌發的誓巧,不會應驗,卻他和張邦昌此時又那裡知道,神明神靈又那裡那麼好耍弄好欺騙,你在這裡身為朝廷命官,受著朝廷重任,卻要徇私枉法,你發的誓巧,卻天命神靈也讓你應驗的也巧,要不人怎麼都道毒誓不能亂發,毒誓發不好你做不到違反誓言,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應驗。張邦昌王鐸跟著宗澤今日發了毒誓,還要仍然徇私枉法,儘管你發的誓巧,耍了巧心,卻到頭來應驗的一樣也巧。你道到頭來張邦昌王鐸怎樣個應驗巧誓死法?南宋時,金軍與南宋軍隊嶽飛的嶽家軍混戰時,張邦昌感到宋高宗趙構要賜死他,就與王鐸投入金軍(元)帥兀術軍中,供錯了情報令金軍大敗,兀術一怒之下,認為張邦昌王鐸這種奸臣再無什麼大用了,更認為張邦昌王鐸這等奸臣,自己若能容下此等奸臣,自己就成什麼人了,於是在行軍祭旗時,因一時尋不到豬羊,就突然靈機一閃,便發狠的將張邦昌王鐸殺了代替豬羊祭旗。這真是神靈神明上蒼巧妙的安排應驗了張邦昌王鐸發的巧誓之言。
剩下張俊眼看王鐸學張邦昌發了如此巧誓,張俊自思再不能繼續跟著王鐸學張邦昌發這樣的巧誓了,那樣豈不太明顯了?豈不讓人感到自己不認真再鸚鵡學舌笨到家了?於是便心裡暗想,這兩人一個耍刁,一個鸚鵡學舌,立得巧誓,這不就是個牙疼咒?好誓都讓這兩人立了,叫我怎麼辦?就心裡挖空心思再一想,急中生智感到也有了。心道我也來一個不疼不癢癢不可能實現成真的巧誓吧。於是,王鐸一發完誓,他便也趕快信誓旦旦的向前,也先拜了天地,再信誓旦旦鄭重其事的跪在香案桌前,對著神明神靈,也要發怎麼個死法的毒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