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三回:天錫皇帝憂國死·德妃蕭後掌朝政(2 / 2)

英雄三婿傳 安奇趣記 3023 字 6個月前

卻此次要派誰去出使大宋國呢?按說眼下李處溫去最合適,可是在此之前,天錫皇帝因為主戰派蕭乾和耶律大石態度強硬,郭藥師也站在蕭乾這邊,兩番宋國派使者說服攜燕雲十六州投靠大宋國,乃至向大宋國稱臣成為大宋國的附屬國也可以,可是天錫皇帝都采納蕭乾耶律大石的建議,為了並標明抗戰到底的決心,都把大宋國的信使給斬了,如今自己再排使者到大宋,這個使者李處溫敢當嗎?他又敢在這種情況下去大宋為使嗎?卻此事又是秘密不敢聲揚,不敢傳到蕭乾和耶律大石的耳朵裡,怕二人再出來阻攔,在天錫皇

帝病體未愈的時候恐生出麻煩壞了大事,於是要派使者,卻又二人心裡十分為難,一時卻又尋不出個可信任的人來。

卻正在天錫皇帝和李處溫心裡發愁為難的時候,還不死心的宋徽宗又派能說會道的馬擴為使出使北遼前來勸降。馬擴年輕不懼虎不怕死,且此人又富有膽氣,口辯康概激昂,善中要害,一番激論,字字句句都切中遼國當前所麵臨的危機形勢,和稍有不慎就會喪失大好時機,說的天錫皇帝更是心內恐懼,天錫皇帝本來病體未愈,又幾番憂國碎心,拖著病體與李處溫商議事到如今恐再瞞不住,就派王介儒跟著馬擴先到大宋國初次看看情況,和去表明心跡。

卻此事一聲揚,遣使一南行,很快讓蕭乾和耶律大石知道了,二人派兵就要去劫掠使者,卻此時,天祚帝即將出兵要來討伐耶律淳稱帝叛亂,耶律淳再也無力支持下去,被形勢所逼,驚得病情加重,不幾天就病死了,外邊傳聞被天祚帝嚇死了。

天錫皇帝耶律淳駕崩,其妻德妃蕭普賢女在蕭乾和耶律大石的支持下立為皇太後,主持軍國大事。蕭氏之女從蕭燕燕蕭太後就比較出名,就是在曆代帝王的太後皇後中,是無論朝政還是率軍征戰,都是比較能乾的一位女中豪傑。此時的這個德妃蕭太後蕭普賢女又是蕭氏之女,即然蕭乾和耶律大石都看準了她,這說明此女也不是一般的女子可言。於是德妃蕭太後蕭普賢女主政之後,便立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處溫,因為他在天錫皇帝身邊,時刻掌握著天錫皇帝的一切,甚至飲用起居,無有不知。李處溫和天錫皇帝的密謀,以及李處溫的外心,又怎麼會瞞過她的掌握呢?

天錫皇帝在病危的時候,曾密授李處溫為馬步軍都(元)帥,並屬以後事。天錫皇帝駕崩後,李處溫父子為自己急於尋找出路,雙管齊下,一麵聯係宋國童貫準備利用自己手上天錫皇帝賦予的權利發動政變,攜持德妃蕭太後蕭普賢女投降宋國,一麵又聯係金國,裡應外合想攻取燕京,出賣遼國。

德妃蕭太後蕭普賢女知道時間過長恐李處溫拿出天錫皇帝密旨奪取軍權,那時又會給本來已經在困境中掙紮的大遼國又會雪上加霜,於是蕭太後夥同蕭乾耶律大石,立刻下令以李處溫私通宋國童貫,又要做女真金國的內應的罪名,下令賜死李處溫父子。

同時,蕭太後蕭普賢女又上表給天祚帝,立天祚帝次子秦王耶律定主政遼國社稷,向金國稱臣,為金國的附屬國,以此而化解與天祚帝即將內訌的矛盾,而緩解遼國即將所麵臨滅國的災難,以爭取(喘)息的機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