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沉水香(2 / 2)

宵分行 嘮癲姑 4523 字 7個月前

昌安三十七年時,周府小公子周荃珝隻十五歲,待翻過年到了昌安三十八年的二月二十六便會滿十六歲。

對於周家來說,昌安三十八年的到來本該是一個值得期待和欣喜的事情,可發生在三十七年下半年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昌安三十七年,八月二十五,太子薨逝。九月初四,帝崩。

舉國大哀之際,天家內鬥由暗轉明,四王爭鬥好似在朝堂放火,一時燒得人人自危。

最後,是當時謝貴妃所出的六皇子憑借著母族謝氏在朝中的勢力誅儘其餘兄弟方奪得天子位。

新帝即位後,下昭次年改元為泰合,事後甚至不顧已成為太後的謝氏反對,將年僅十五歲的胞弟封為襄平王逐往襄平使其無召永不得入京。

足以令舉國震驚的變故一件接一件地發生,昌安三十七年結束得太過倉促,新紀年到來得實在令人有些猝不及防。

昌安三十八年並沒有如常到來,到來的是泰合元年。

周家的家主常年領兵戍邊,從不涉及朝堂爭鬥,這一切本該與周家無關。

可就在新舊元年交替之際,邊關起了動蕩。相鄰幾國十餘部族互相勾結起來對後舜邊境三大關同時發兵,尤以西北客望關的戰事最為慘烈。

泰合元年,元月十一,西北晟平軍在新一年首戰敗北的消息傳入盛京城引起滿朝嘩然。

而不等朝中商議出對策,也不等自主請纓前去支援的朝中武將點齊兵馬,自西北傳回的第二份緊急軍報又在朝中眾人耳邊炸響——

晟平軍主帥周乾與副將周鐸二人皆於客望之戰中陣亡,周家所領的晟平軍慘敗!

首戰後,二十五萬晟平軍隻餘十六萬,主副二將接連戰亡,這是近三十年來前所未有的事情。

同守西北客望的忠武將軍周荃瑾與明威將軍秦應輝、宣威將軍朱冒領兵反擊不利,三戰之後十六萬晟平軍再次死傷近半。

明威將軍秦應輝於第三戰中陣亡,忠武將軍周荃瑾與宣威將軍朱冒率殘兵退守西北第二道城關金坡城。

後來戰況究竟是如何發展的,朝中人不得知曉,隻知在那之後,盛京城與西北多地之間像是斷了音訊,任朝中官吏如何派人打探消息都探不到最新的確切戰況,派出去的人無一返回。

原先已自主請纓欲前往西北支援的武將一時之間好似失了聲,沒有再繼續回稟點兵事宜,朝中甚至已經有不少官吏提議是否該遣使臣前往西北與主戰的北雎帝議和。

就在新君一籌莫展之際,西南傳來快報。快報稟明西南動蕩已平,鎮南將軍霍綏東之子霍槐楊已統兵十萬兵馬馳援西北。

說是快報,距上報時日卻已過了近十天。

以急行軍的速度,霍家軍也該從西南抵達西北了,隻是不知這隻馳援軍在途中是否會遇波折。

一時間,朝中人皆在等待這支馳援軍的最新消息。

也不知是否是這支馳援軍疏通了要道之故,沒過幾日,西北一役的後續戰況又開始陸續傳回盛京。

說是小霍將軍率援軍抵達金坡城時,金坡城已破,忠武將軍周荃瑾戰亡,宣威將軍朱冒正率領六萬餘將士死守西北第三道也是最後一道關,羌鳴城。

在邊境,一座城便是一道關,待過了羌鳴關,再往東行進不到四百裡,即可見官道。

官道接連東南四麵,與各大州縣相接,若敵軍破了羌鳴城,後果不堪設想。

關鍵時刻,晟平軍決計不能再退。可兵馬無法退,百姓不能不退。

彼時,宣威將軍朱冒兵分二路,一路兵馬隨他在羌鳴城外與敵軍周旋,一路兵馬則秘密地將城中聚集的三城百姓從後方輾轉送出城遷往彆處。

霍家軍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