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主動要(1 / 2)

一手遮天 謅州舟 10766 字 6個月前

剛才殿內禦宴,宿元景如坐針氈。

生怕那些曾經的梁山好漢,會因為封賞不公而當場發飆。

當初陳宗善首次招安,李逵就敢扯毀詔書口出狂言。

好在,黑旋風已被宋江喂了魚,此時入宮頭領雖有怨氣,卻都能識大體忍了下來。

他們能雖出身江湖草莽,但不是蠢得找死的莽夫,如果當時在皇宮大內撒野,有多少腦袋都不夠砍。

大內高手千千萬,並不是幾十上百個人,就能夠掀起風浪的。

皇權對於普通人,有著天然的震懾能力。

那些叫囂著‘殺到東京,奪了鳥位’的好漢,進入大內就像一群老鼠來到貓舍,再也沒有梁山上的狂野氣勢。

反而是真見過世麵的楊長,單獨見皇帝能以平常心麵對、完全不怵,這也是趙佶欣賞他的原因之一。

宿元景瞟了旁人一眼,伸手把宋江拉到一旁,輕聲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也不是沒有回旋餘地,你且把眾人帶回營地,務必好好安撫不得生亂,事後入城我們詳談。”

“兄弟們心懷忠義,便有怨氣也不會發作,小可先去囑咐一番,然後再送恩相回府...”

“也好。”

見宋江纏上自己不願先走,宿元景心說自己一會要好好勸,否則就成了食言自肥之人。

朝廷這樣安排,宋江自問擺不平兄弟。

他纏著宿元景是為表明態度,為兄弟們爭取利益的態度。

倘若跟著隊伍出城回營,一旦有人拱火把情緒點燃,說不定一衝動當場就反了。

宋江怎麼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他像現在這樣主動分離,也有給兄弟們降溫的效果。

宋江留下戴宗同路,命令盧俊義、吳用、花榮三人,領著眾兄弟回營等消息。

一行人,從西華門出宮,分道揚鑣。

宿元景坐轎前行,宋、戴兩人騎馬跟隨,走在烈日下汗流浹背。

行了不到半個時辰,轎、馬停在太尉府前止步。

宿元景將二人熱情迎入,同時吩咐管事設家宴待客,隨後齊至書房談事。

待仆人奉茶關門,宋江正準備起身揖問,卻為宿元景先聲奪人。

“今日之封賞,並非天子本意,乃童國公與王太傅所定,本官知道後雖然極力爭取,然而勢單力孤也...”

“童貫、王黼何以針對我們?”

“兩個原因,其一,時機不好,童國公收複燕京在先,淮西的勝利被襯托不耀眼,你們立功遲了些,甚至比楊長還遲;

其二,北伐軍雖然也有封賞,大部分也都是簡單提升,而你們梁山頭領過多,給你們拔得太高會惹非議...”

“不對。”戴宗突然出言打斷,義正言辭辯解“楊長憑擒獲反賊方紳,就能升任沁州觀察使,我家哥哥平河北田虎、定淮西王慶,居然隻給個從七品虛職,怎麼論也不合理...”

“放肆!怎麼和恩相說話?”

“小弟沒忍住...”

“下不為例!”

宋江明麵上斥責戴宗,暗地裡卻讚同他的質問,否則不會等到戴宗說完,才開口當真宿元景責罵。

但是這種小小伎倆,看在老江湖宿元景眼裡,就如講台下偷看漫畫的學生,一舉一動都瞞不過老師眼睛。

人艱不拆。

宿元景心有愧意,並沒表現出不悅。

他擺手示意戴宗坐下,語重心長解釋“人與人是不能比的,楊觀察的實際情況,宋先鋒心裡最清楚,陛下對他非常器重,童國公、王太傅也攔不住,再者他的機遇和運道太好,之前出任沁州兵馬副總管,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對,最後是蔡太師出麵說和,此番又因沁州群龍無首,

才巧合獲得升遷。”

“那我們呢?那怕論功行賞也行,這樣做讓人心寒...”

“恩相休怪,戴院長所以出言無狀,實在是將士們浴血奮戰,如今就落個這樣的結果,小可確實沒法安穩人心,剛才您在殿外也看見了,兄弟們臉上多有慍色...”

宋江見戴宗沒說道點子上,立刻接過話腔進行補充,聽得宿元景虛著眼頻頻點頭。

“你們說的情況,本官豈能不知?然朝廷不比戰場輕鬆,童國公與王太傅兩人,代表了樞密院和三省,陛下也得權衡利弊。”

“那您剛才說有回旋餘地...”

“楊長仕途亨通,除了運道不錯以外,還與他急流勇退有關,若你們都肯入職地方,使梁山眾人分散各地安置,我可以再入宮去求陛下,可在現有基礎上略作提升,但你們若是不想分離,則此法就行不通。”

“略有提升會如何?會有楊長觀察使位高麼?”

戴宗又搶話幫宋江提問,卻看到宿元景抿嘴對他擺手。

“正五品正任官?請恕老夫無能為力,老夫如果拚儘全力,或可謀個刺史...”

“刺史?”

戴宗聽後連忙看向宋江,好像在說刺史也是著緋袍,雖然比楊長的觀察使要差些,但相比翊麾校尉也有大提升。(州刺史,從五品,屬於無實權寄祿官)

宋江心中短暫一熱,想楊長又冷了下去。

他若接受宿元景提議,就代表自己仕途終點即為刺史,除了那身衣服好看點、俸祿多點,實權可能還不如縣令。

“哥哥,您看...”

“非是宋江挑肥揀瘦,實則兄弟們同甘共苦,恩相若拚儘全力為我一人,我對其餘兄弟沒法交代,還是願意一起報效國家。”

“既如此,隻能從童國公下手...”

宿元景聽了宋江回答,知道他對刺史安排還不滿意,便跟著拋出另一個對策。

“恩相什麼意思?”

“方紳造反案事涉蔡京,楊長最終在博弈中受益,可以說蔡京是他的貴人,而你們的貴人就是童國公。”

“這...”

宋江與戴宗聽得麵麵相覷,心說就是因為童貫刻意打壓,我們才落得現在這個局麵,他能是我們的貴人?

等等,楊長拉蔡京下馬而升,恩相要我拉童貫下馬?

想到這裡,宋江似乎領悟其意,一臉嚴肅地抱拳回問“請恩相明示。”

“你們升遷的阻力,主要是來自樞密院,準確說來自童國公,他雖在燕京立下大功,卻也讓國家付出巨大代價,眼下金國沒完成交割,陛下對他已頗有微詞,你們可以耐心等一等,說不定樞密院會易主...”

“恩相有無機會?我等願意全力相助。”

宋江聞言大喜,心說若真把童貫拉下來,自己在朝中就沒了阻力,也就不會再這麼憋屈,當即表示要助一臂之力。

“不用。”

宿元景安撫說過頭,把心裡話給說了出來,此時已然懊惱不已,怎麼可能接宋江的話?

“你對我最大相助,就是把梁山眾將安撫好,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建功立業的機會很多,彆隻盯著眼前富貴,要往長久些去看...”

“那小可...”

“你們耐心等幾天,我明天會入宮奏事,先探探陛下心意,之後再帶你單獨麵君,拳拳忠心可對陛下訴說。”

“多謝恩相。”

宋江見宿元景沒放棄自己,便留在城中等消息明朗再回營。

他下午讓戴宗回去打探情況,要是發現吳用等人鎮不住下麵人,自己就會臨時趕回去應對危機。

宿元景司職殿前太尉,雖然是皇帝的近臣幕僚,卻不如

樞密院的實權官,與樞密院長官更是天上地下。

自己慧眼識珠招安梁山,用宋江先平河北再定淮西,現在有機會拉童貫下馬,宿元景也對樞密院有想法,但這種想法不能說出來。

官場之中,一個蘿卜一個坑,要先占坑,得先拔掉原有蘿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