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總想搶我江山怎麼辦》全本免費閱讀
在羅黛一行遭遇流沙險情的時候,五裡之外的佐雅澤正在陸壓山的大營裡接受軍法處置。
陸壓山極其廣峻,周圍開闊,適合暫且避兵。李奕帶隊返回軍營,忙著料理諸多雜事,佐雅澤倒是隻用養傷。
但佐雅澤擔憂金牌令箭的事,又苦於尋不到合適的時機麵聖,心中始終不能踏實下來。
特彆是當他們回到大營,發現來了不少新麵孔,算了算,竟有千人之多。
見此情形,佐雅澤起了疑:自己外出執行任務不過三日,營中怎會有這麼大的變動?
且說戎人的騎兵最強,往往以鐵騎張兩翼前來圍掩,衝散對手步兵方陣,中軍擇機發起中央突破,此為“陷陣”。步兵的陣形一旦被分解,威力大減,戰鬥也就隨之結束。
這也是戎人大舉入侵句注塞,隆朝戍邊將士招架不住的主要原因。
他們大多采取堅陣疾戰的戰法,讓步兵伏盾下不動,抵擋戎騎的踩踏衝撞。隻要戎騎不能成功衝敵,就可以起身用長槊和強弩進行反擊。
然而戎騎被擊退下去,迅速調整後又能再攻,一陣退,複一陣來,每一陣重如一陣,直到隆軍兵力疲怠,繼而潰退。
句注、居庸、令支三處關隘,自西向東,構成了隆朝最北邊的一組屏障,是為“外三關”。皇帝親征,調集五地兵馬,從西徑出發,趕到句注北口,南向背擊之。
他將計就計,乾脆就打散步兵,分作十隊誘敵。但見戎騎衝上來,都望胡楊荊棘林中亂走,緩急相救,絕不戀戰,再依托地勢險阻,以弓弩、巨石防禦。
戎騎因障礙頗多,無力衝鋒馳騁,被迫下馬步戰,這一來,又陷入了隆軍的包圍中,以至於屢吃敗仗。敗走陸壓山。隆軍追擊至此,每日均有獲勝,殺死戎人不知數目,這才有了俘虜獻圖一事。
然而皇帝猶在增兵,似是計劃反守為攻?
正思慮間,有人施施從遠處來,向佐雅澤揖禮:“黎某參見葛校尉。”
佐雅澤還禮道:“黎先生。”
來者年逾四十,深目蛾眉,狀如愁胡,姓黎名雁山,為李大司馬府上的門客。
他原是刑餘之人,不能仕官,好在頗具才名,擅長操持文字,又曾做過教書先生,被李昊在此次西征中安排來給李奕講學,相當於半個謀士。
李奕嫌打仗已經夠苦了,晚上還得背書習字,豈不遭罪?因此平日裡黎雁山布置下來的功課,李奕是能賴就賴,賴不掉的,就推給佐雅澤捉刀。
奈何佐雅澤吧,也是個筆頭不靈光的……他自幼不喜書文,專於武勇,參軍後又常與眾將士切磋。
故他善騎射、好擊劍、曉五兵,能於峭壁上飛走,卻一直沒怎麼好好念書……
佐雅澤羞愧於自己學疏才淺,乾脆跟著李奕,對黎雁山尊以師禮,拜為西席,以求教誨。
起初黎雁山辭而不受,因為這不合禮法——依例皇子們出閣讀書,須經過皇帝批準,提調檢討等官講讀,擬定經書起止。他區區一介小吏,怎敢覥顏私自做皇家的師傅?這是要坐重罪的!
但很快,黎雁山發現了,在皇帝的諸多兒子中,十三皇子是待遇最為特殊的一位。
皇子們授業恩師的人選皆為功臣權貴,這些人不僅用來教育皇子修己治人之道,同時也會形成一股助力,暗暗左右立儲之事,畢竟皇帝曾經冊立的兩任太子均早夭,此後再未公開選定副主。
國本空懸,於王朝不利,朝野上下無不焦急,太宰齊邕等人輪番進諫。皇後堂溪襄不曾生育,根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古訓,當由三皇子佐雅錫繼承大統。
錫為“鑄器所資”,佐雅錫獲封壽王,既長且賢,眾望頗屬,皇帝立嫡的態度卻始終模棱兩可。
十三皇子則是和神官一道,在大司命楚蓀處開蒙,從未進入正統教育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