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同乘相邀(二更)(2 / 2)

謝氏族人皆有好姿容,謝翊出山當年也曾以其風華傾倒臨陽,但如今,已是兩鬢斑白,風華不再,他頭上的白發也正是他飽曆風霜後的遺證,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謝不為眼眶亦有一酸,且謝翊不僅要為國事勞碌,還要為他操心,此次回來也不過是專程為了提點他,生怕他走錯了路,毀了自己的前程。

謝翊自然看出了謝不為麵上陡生的難過,他的神色中卻閃過一絲莫名情緒,但很快便笑著撫了撫謝不為的頭。

“說你心思太多是好事也是壞事,有些事不必多思多憂,去吧,早些回去歇息,明日還要去皇陵,那裡不便帶仆從侍奉,你要多多照顧自己。”

謝不為再有一拜,便依言退下。

他不知,謝翊居處的燭火亮了整晚,直到東方既白,謝翊

又不加停留地回了鳳池台。

天色大亮之時(),東宮的馬車已至謝府?()?[(),是來接謝不為去和蕭照臨彙合,再同去北郊皇陵。

謝不為毫不意外,也並沒有推辭,而是大大方方登上了東宮的馬車。

但到了北城門之時,卻是一驚,原因無他,而是這去往皇陵的陣仗實在是大。

雖蕭照臨乃是“戴罪”前往皇陵自省,但畢竟也算是儲君陵廟巡謁,不可隨意*。

隊列最中間是儲君所乘的駟馬金輅車,由太仆卿親自駕馭,左右各有大將俱甲胄,踞於馬上,後有大批衛兵扈衛森然,屬車四十九乘,前有司南車、雲罕車、武剛車、皮軒車等,後有蹋獵車、大輦、耕根車、豹尾車等,乍眼看去,不見儘頭,蔚為壯觀。

另有東宮屬官分立兩側,輒越數百人,卻皆嚴整,隻聞道樹上蟬鳴鳥啼,不聞絲毫其他雜聲,當真是威嚴堂皇不已。

蕭照臨亦盛服冠履,身著玄金色儲君袞服,羅衣羅裳,衣畫而裳繡,是有九章,又層層疊疊,繁複至極,還有各式組玉佩加身,隻看一眼便覺得累贅,更彆說是在仲夏如此穿著,雖不必蕭照臨親自行走,但隻坐著定已是燥熱難耐,謝不為倒當真對蕭照臨有些同情。

不過,他自然不會將心中情緒顯露於麵,下車之後便隨著內侍所引,快步趨至蕭照臨車前跪伏參拜。

蕭照臨抬手虛撫,就有張叔親自扶起了他,如此禮後,謝不為便想回到車後,乘屬車往皇陵。

卻不想,竟被蕭照臨喊住,他隻好站立原地,再對蕭照臨稍拜,靜聞蕭照臨吩咐。

“謝卿與孤同乘吧。”蕭照臨語調沉穩,但說出的話卻讓在場所有人皆有一驚。

雖說私下裡,皇室未必能比世家多哪些排場,甚至在大多時候都稱得上親和,就連皇帝也常與世家大臣同席而飲。

但在如此陵廟巡謁的大場合,君臣之彆便大有講究。

即使功如琅琊王氏王丞相,在魏朝南渡之初,便有“王蕭共天下”的故事,但在麵對天子同座相邀之時,也要推辭道,“使太陽與萬物同暉,臣下何以瞻仰?*”以全皇室之威。

是故,從公而論,蕭照臨雖還不是天子,隻是儲君,但同樣代表了國朝皇室之最尊,此番相邀謝不為同乘,實為大大不妥。

更何況,蕭照臨可以是那個元帝,可謝不為卻無琅琊王氏王丞相之功,便更加逾矩。

但,若從私而論,倒是略有不同。

蕭照臨與謝不為的君臣相好的傳言著實不算空穴來風,蕭照臨曾兩次大駕相救謝不為,而謝不為又是第一個留宿東宮正殿之人,在旁人看來,已算是坐實了他們二人的關係。

隊列中的世家子弟頻頻相顧,皆有戲謔笑意。

而前朝之中,皇帝出行駕巡也不是沒有過與寵妃同乘的先例,雖可算荒唐,但也並非少數。

且蕭照臨此番還夠不上天子出巡,若要與“寵妃”共乘,也可隻算是風流之事,倒也不會太為人詬病。

謝不為自是能想通其中兩層含義,他倒不是覺得蕭照臨是為了拿他作“寵妃”,可能還是想在世家子弟麵前顯示出儲君對他的看重。

但即使本意是好,卻也讓他為難。

畢竟這雙重含義必定是密不可分的,且好事者肯定更加願意以“寵妃”作釋,到那時候,他與蕭照臨的關係可真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就在他猶豫之際,蕭照臨隔著冕冠九旈白珠的視線陡然微冷,又再一聲催促,甚至還向謝不為伸出了手,黑色革製手套上的銀戒反射著太陽的光輝,有一瞬的刺眼。

“謝卿,快上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