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

紅袖添飯香 簡薰 3971 字 7個月前

第1章(1)

馨州水運發達,船驛與商港數量之多,為大黎國之冠,尤其康祈府位在三河交會之處,貨運之頻繁更是其他地方遠遠不及。

而要說起馨州水運,第一個讓人想起的就是紀家。

都說商人低賤,但紀家可是有名到每逢老爺生日,知州府官都會前往喝上兩杯,原因無他,就是有錢!

紀太爺時期,紀家隻有兩艘船,還是隻能運運蔬菜鮮果那種短程小船,後來娶了個帳房先生的女兒,媳婦挺聰明,讓紀太爺把賺來的錢拿三分一給掌河官,掌河官收了好處,自然給方便,又知道這老紀要是多賺,自己就多拿,給的方便就更多了,等到兒子二十五歲正式當家,已經有六十幾艘的三層大船,還蓋了五個私人船驛,底下船工與算盤娘子數百人。

紀太爺聽妻子的話,紀老爺自然也秉承母親教誨,多賺多孝敬,上至知州,下至河官,都知道紀家賺錢,就是自己賺錢,哪還有什麼刁難,恨不得把河道清空全部給出去,如此又來來回回的過了十幾年,大船已經兩百多艘,記錄出船表的牆壁為了容納寫船名的木牌,拓寬了兩次,占據馨州大船的三分之一數量,底下各式工人已經超過千人,而且這上千工人對東家還死心塌地。

紀家的工錢並沒有比彆人多,但卻有個大好處供餐。

河水流速不一定,上貨下貨的時間也不一定,船到了就得裝,紀家船驛的廚房十二個時辰都有廚娘軍團在,吃的是紮紮實實的米飯,節日每人還發一斤肉,過年則人人都是三兩紅包,這麼好的東家哪裡找,工人自然願意賣力氣。

就這樣天時地利人和,才三代,紀家已經成為馨州首富。

大黎國庫充盈,官府帶頭奢侈,民間富戶自然不用遮掩,能過多好的日子就過多好的日子。

就拿紀家來說,最後一次買地建房,地縱寬都有二十箭的距離,把一個天然竹林都圈進去了。

院中有池,有塘,小橋水榭,個個院落不用說,當然都各具巧思,曲橋賞魚,桃林觀花,閣樓賞月,聽琴有聽琴的地方,看戲有看戲的地方,儘其奢華之能事—要說有什麼可惜之事,就是紀家多的是空院子。

紀太爺雖然娶妻後開始致富,但紀老太太卻是個厲害的,彆說姨娘,連通房都不許有,生了一子三女,紀老爺便是單傳。

紀老爺娶妻李氏,生了嫡子紀頤生,嫡女紀雲緞。姨娘陸氏名下則是庶子紀頤溯,庶女紀雲綿。另有一通房趙氏,因為隻生了一個女孩紀三織,到現在為止都還是通房。

以富戶來說,兩個兒子不算多,但勉強也還行,問題就出在嫡長子紀頤生身上。

紀頤生自幼飽受寵愛,又是嫡長嫡孫,對家業卻不太感興趣,隻喜歡讀書,紀老爺覺得讀書也不錯,家裡若能考出個國生京生,也挺爭光的,可紀太太李氏卻覺得讀書做啥,接手家裡生意重要。

紀頤生在這點上有點拗,見父親支持,便不管家業,繼續讀書。

十六歲時,家裡給他定了親,是馨州大茶商齊家的嫡女,不是什麼國色天香,但也算清秀,見過麵後,紀頤生雖然覺得此女跟書中顏如玉差太多,可見她知書達禮,進退有據,也挑不出什麼缺點,允了,至於齊小姐知道自己要嫁給首富的嫡長子,哪還有什麼意見,自然肯,雙方當下在官媒見證下簽了婚書,約好兩年後結親。

馨州乃是商州,規矩沒那樣多,既然有了未婚夫妻的名分,兩家來往時帶上孩子,讓他們在花園說說話,算是普通事情,可沒想到紀頤生卻因為和齊小姐常常見麵,跟齊小姐的庶姊好上了。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