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海島氣候多變,草地上空剛剛還是晴空**,轉眼就黑雲密布,電閃雷鳴,大雨滂沱。
暴雨瞬間讓地麵變得泥濘不堪,大家紛紛披上黑色軍用雨衣,冒雨艱難跋涉。翻毛皮高幫軍靴的靴底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可也無法適應這種異常泥濘的路麵,走快了就會打滑,二排幾乎所有人都跌倒過,而且不止一次。傑森連續滑倒三次,褲子上沾滿了泥水,濕漉漉的十分難受,氣得他忍不住低聲咒罵。李浩洋也好不了多少,一次直接向前栽倒,弄得滿臉是泥,雙目難睜。他仰頭用雨水衝洗掉臉上的爛泥,伸手抹了兩把,睜開眼繼續趕路。
雨勢雖大,卻掩蓋不住“公雞”中士的嗓門,不停地催促隊伍加速,並大聲叫罵,絲毫沒有同情之心。
李浩洋很不喜歡“公雞”中士,但也明白心慈不掌兵的道理,挨雨淋總比挨日軍的槍子強!他一直擔心逃走的日軍少尉會去而複返,躲在暗處伺機偷襲,暴雨是最好的掩護,所以十分警惕四周的動靜。可直到雨勢漸小,最終停歇的時候,任何偷襲也沒有發生,看來日軍少尉是真的逃走了,不敢再返回襲擊二排。也許是他清楚一個人偷襲殺傷有限,回去召集分散的手下,卷土重來。
不過現在雨停了,日軍若想發動偷襲,成功率不是很大,尤其是麵對火力和人數都占絕對優勢的美軍,盲目衝上來就是送死。
雨不下了,但天色依舊陰沉,氣溫變得更加悶熱起來。前方的草地漸漸稀疏,可以清晰聽到流水聲,應該是接近草地邊緣了。兩名排頭兵已經突前偵察,“公雞“中士打出暫停前進的手勢,示意就地散開,等待偵察結果。李浩洋脫下軍用雨衣,疊好固定在m1928型野戰背包上,手持步槍,子彈上膛,高度警戒,誰也不知道草地外麵是什麼情況。他儘量不去想穿越之前的事情,以免影響情緒,因此渴望儘快投入戰鬥,衝淡對家人和朋友的思念。
很快,兩名突前偵察的排頭兵發出暗號,表示一切正常,可以走出草地了。
“公雞”中士揮揮手,二排呈散兵隊形相繼走出草叢,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條水勢湍急的河流,對岸的紅樹林相當濃密廣闊,下麵全是沼澤。“公雞”中士命令大家沿河警戒,然後派出四名士兵,分組對上下遊進行搜索,尋找可以渡河的工具。他取出軍用地圖查看,發現此處表明的是一條小溪流,徒步便可涉過,如今竟變成了二三十米寬的河流,水浪翻湧,沒有工具很難橫渡。
小溪變河流,應是剛才的暴雨所致,攔住了部隊的去路。現在正是巴布亞半島的雨季,暴雨會日益頻繁,對行軍作戰都影響甚大。派出去搜索的士兵不久返回,沒找到任何渡河工具,看來隻有強渡一途了。“公雞”中士再次用手持電台和上尉連長取得聯係,彙報情況,得到先派幾人過河偵察的命令,危險性不言而喻。“公雞”中士清楚二排都是新兵,唯一和日軍交過手的就是李浩洋和傑森,所以優先選中他們兩人渡河偵察,另外又派了三人跟隨,由李浩洋指揮。
他對華裔士兵沒什麼好感,但看中了李浩洋的應變能力,這一點在偵察任務中很重要。
李浩洋五人全部輕裝,背包一類的物品都留下,隻帶必須的武器和彈藥。涉水渡河很危險,身上任何多餘的物品都會增加溺水的可能性,所以一切從簡。李浩洋把繳獲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塞進背包內,彆在腰間不安全,進水就打不響了,而且也容易弄丟。m1半自動步槍和彈藥都裹在軍用雨衣裡,固定在背上。五個人用繩索固定,依次入水,開始向對岸紅樹林泅渡。
“公雞”中士下令全排警戒,密切注意對岸的情況,隨時提供火力掩護。
河流水麵較寬,可並不太深,以李浩洋1.78米的身高,接近河中心時,河水還未淹至脖頸,雙腳可以踩到河底。他腳踩河底,儘量穩住身形,加快速度朝對岸靠近。橫
渡毫無掩護的河流十分危險,如果對岸有日軍隱藏,此刻便是開槍的良機。五個人用繩索相連渡河,雖可有效抵禦湍急水流的衝擊,但也失去了靈活性,一旦遭受日軍的攻擊,無法及時分散,必有傷亡。
越過河心,離對岸已不足十米,紅樹林內依舊毫無動靜,似乎並無日軍潛伏。隨著逐漸靠近河岸,水流的衝擊力也開始減弱,五個人都覺得成功在望,開始不約而同地加速衝向岸邊。就在這時,對岸紅樹林內槍聲乍響,連續不斷,明顯是在用輕機槍射擊。攻擊來自紅樹林側方,目標自然是河中的李浩洋五人,子彈擊中水麵,激起點點水花。李浩洋見無法快速突擊上岸,急忙下令解開相連的繩索,大家分散潛水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