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2)

李浩洋聽到身後有響動,正要回頭查看,背上便挨了重重一擊,人不由自主地朝前踉蹌幾步,一頭栽倒。他倒地後連忙翻身,看到一名日軍軍官正揮動狹長的軍刀追殺過來,正是被他砍斷兩根手指的那名日軍少尉。若不是背上的m1步槍擋住剛才那一刀,李浩洋此刻不死也是重傷,凶險萬分。日軍少尉也認出了李浩洋,仇人見麵,豈不眼紅。他快步上前,揮刀連砍李浩洋,完全不給他起身的機會。李浩洋沒機會取下m1步槍,麵對日軍少尉的步步緊逼,隻能就地翻滾,狼狽之極。

日軍少尉右手傷殘,左手揮刀甚感不便,雖將眼前植被砍得四散飛揚,卻無法傷及快速翻滾中的李浩洋。他連砍十幾刀,氣力漸弱,**聲清晰可聞。李浩洋見機一個急滾,借勢而起,就手抽出“十八剁”,強勢反擊。兩人生死相搏,根本不講什麼刀法技巧,隻是一味互砍,誰力氣大誰就占便宜。日軍少尉左手揮刀,力量本來就弱,完全擋不住李浩洋的猛烈追砍,軍刀被砍的直冒火星,很快就被震脫手了。

李浩洋得勢搶攻,箭步上前,摟頭就是一刀。日軍少尉不及躲避,本能抬臂格擋。“十八剁”一閃而過,其左小臂當場被砍斷,斷骨切口平滑整齊,足見力道之大。

日軍少尉疼得麵容都變了形,卻愣是咬著牙一聲不吭,抱臂急退。李浩洋這回自然不肯讓他再逃脫,追上去連劈帶砍,殺性大起。日軍少尉也很狡猾,掉頭就往草叢裡鑽,可速度沒有李浩洋的刀快,沒跑兩步,大腿便挨了一刀,深可見骨。他一頭摔倒,掙紮起身時,李浩洋已持刀臨近,冷著臉一刀斜砍而下,正中其脖頸。日軍少尉的頭顱應刀拋飛,血噴如泉,斷頭落入草叢深處,滾動不見。

李浩洋臉上也濺滿點點血痕,顧不上擦,立刻蹲在日軍少尉仍微微抽搐的無頭屍身旁,拭淨“十八剁”的血跡,插回帆布刀鞘中,之後開始快速搜身。日軍少尉口袋裡沒什麼文件類的物品,估計是留在後方基地或銷毀了,防止被美軍繳獲。李浩洋隻在軍服口袋裡翻出兩包香煙、半盒火柴和十幾張鈔票。斜挎於身的皮質手槍套裡有兩個備用彈匣,李浩洋將其摘下來挎在自己身上,方便安放南部十四年式手槍,老是彆在腰上容易丟,同時也不安全,一旦走火就非常危險。

二戰中,日軍手槍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差是出了名的,跟德軍p08盧格手槍和美軍的m1911a1手槍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但當做戰利品收藏還是有一定意義和價值的。美軍的m1911a1手槍隻配發給軍官、士官和一些特殊軍種的士兵當自衛武器,普通士兵是不配發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槍雖然不太好用,但對李浩洋來說,總比沒有強,而且也幫他乾掉了幾名日軍,利於近戰。

李浩洋不抽煙,但留下了火柴,說不定以後用的上。至於那十幾張鈔票,既不是美元,也不是日元,大概是日軍在占領區發行的某種貨幣,幾乎等同於廢紙,留之無用。他給南部十四年式手槍換裝一個新彈匣,放入槍套中,然後沒多停留,取下m1步槍,彎腰朝“公雞”中士等人方向潛行而去。他半天沒聽到激烈的槍聲了,擔心“公雞”中士他們的境況,希望能儘快彙合。

二排已在此處和日軍激戰了約四十分鐘,按理說援兵應該出現了,可後方始終不見增援部隊的蹤影。看來日軍是故意放二排進入防禦陣地,然後隔斷他們與後方美軍的聯係,集中火力圍殲,戰術運用的相當老辣。可二排頑強的戰鬥力也令日軍深感意外,儘管傷亡過半,但依然主動發起進攻,尋求突破,很難想象這是一群剛上戰場的新兵。當然,“公雞”中士冷靜果斷指揮能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然二排早就被打垮了,可僅憑他們現在這點兵力,想突破日軍的包圍相當困難,除非援兵能及時趕來。

李浩洋剛潛行出十幾米,椰林外驟然響起激烈的槍炮聲,應該是負責增援的美軍和第一道

防線的日軍交上火了,進攻戰正式打響。他不禁手持步槍,加速快跑,想儘快與“公雞”中士彙合。誰知速度一快,身形暴露,當即便有日軍機槍火力射來,而且是點射,子彈嗖嗖地掠身而過,險些命中。李浩洋被迫又趴倒於植被中,匍匐前行,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 日軍火力點看不到李浩洋的方位,遂停止點射,但槍口始終對準他藏身的茂草叢,一有發現便會立刻射擊。

日軍之所以沒有清除火力點四周的植被,是因為他們設置的不少隱蔽火力點,上麵也都覆蓋著易於快速生長的植被,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可提供絕佳的掩護。如果為掃清射界而清除周邊其餘植被,勢必會暴露火力點的位置,互有利弊。日軍選擇不清除陣地內的植被,從而確保隱蔽火力點不會輕易被發現,可給進攻的美軍造成重大殺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