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2)

突擊隊出發前已經分過組,分彆是突擊組、火力支援組和爆破組,各司其職。但倉促組隊,缺乏協同訓練,一和日軍交火,各組同時追殲而上,把分工全忘記了。摩根少校馬上發現問題所在,立刻下令停止追擊撤退的日軍,全力搗毀重炮陣地,速戰速決。突擊隊深入敵後,缺乏重武器,不可戀戰,一旦被圍,必將全軍覆沒。故意誘敵深入的日軍見突擊隊不上當,注意力轉向重炮陣地,便紛紛反撲回來,試圖阻擋突擊隊炸毀那十幾門重炮。摩根少校急令火力支援組阻擋日軍反撲,自己親率突擊組和爆破組深入重炮陣地,分成兩個小隊,快速搜尋隱蔽的重炮,逐一炸毀。

日軍的重炮全部藏在發射陣地後麵的地下工事裡,並鋪設鐵軌,方便進出,相當隱蔽。工事頂部厚達五六米,全部用粗大的椰木加固,中間還鋪著鋼板,就算重磅炸彈直接命中,也很難直接摧毀,異常堅固。難怪美軍飛機連日持續轟炸,也無法將重炮摧毀,可見日軍對這些重炮極為重視。日軍炮兵直接住在隱蔽工事裡,和重炮生死與共,不離半步。每門重炮的炮組成員最少不低於五人,每人都配備輕武器,可隨時投入戰鬥。剛才突擊隊進攻時,已有一部分炮兵被抽調出來增援守備部隊,但擋不住突擊隊的強大火力,一觸即潰,餘者則逃回各自工事內。

日軍重炮分為前後兩列,相隔十餘米,交錯配置,火力相對集中,對前方美軍的威脅極大。先前美軍飛機轟炸,重炮全部退入後麵陣地內,防止被炸毀。

李浩洋跟在摩根少校這一隊,進攻前排重炮陣地,從左往右,挨個清除掩蔽工事裡的日軍。負責爆破的工兵跟在後麵,身攜炸藥,一旦清除完畢,馬上炸炮。摩根少校他們清除工事的方法很簡單,先投擲手雷,然後衝入掃射,不留活口。突擊組每人攜帶十顆手雷,輪流投擲,一次不少於三顆,防止日軍撿拾反擲。手雷起爆後,李浩洋第一個衝進掩蔽工事,身後的同伴高舉l型軍用手電給他照亮,仔細搜索殘餘日軍。

手雷投入時,日軍炮兵本能集中到重炮後麵躲避,可惜空間太小,當場被炸死數人,幸存者也被震得神誌不清,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不知所措。李浩洋抵近,借著手電光看清日軍位置,m1步槍立時開火,槍聲回蕩,最後兩名日軍倒地斃命。他不敢大意,上前給所有日軍挨個補槍,個個爆頭,徹底死透。清除完畢,李浩洋帶人撤出,工兵隨後進入,將炸藥塞炮管中引爆,轉眼將炮口炸開花,簡單有效。

突擊組就這樣連續摧毀四門日軍重炮,耗時不到十分鐘,速度不慢。後排突擊組的進展也很快,十分鐘內炸毀三門重炮, 眼看就要趕上李浩洋他們了。摩根少校見攻擊如此順利,有意加快速度,便將突擊組分成兩隊,分彆攻擊前排最後兩門重炮。他讓李浩洋帶隊攻占最後一門重炮,自己帶人進攻就近的一門重炮。李浩洋帶隊快速衝向遠處重炮,可還沒抵達,裡麵的日軍炮兵就反衝出來,依托發射陣地和他們對峙,估計是不想躲在掩蔽工事裡等死,衝出來拚死一搏。

日軍炮兵衝出來抵抗,正合李浩洋心意,至少比衝入漆黑工事裡清剿容易一些。他下令全力開火,壓製日軍炮兵火力,穩步抵近,投擲手雷。日軍炮兵隻有步槍,麵對手持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的美軍,毫無招架之力,躲在發射陣地後麵不敢抬頭。李浩洋當先衝近,連續投擲兩顆手雷,嚇得日軍炮兵四散奔逃,再也顧不上守衛重炮了。其中一名日軍炮長,竟一頭鑽入掩體工事裡躲避,似是慌不擇路。李浩洋等人端槍射殺四下跳竄的日軍,然後靠近掩體工事,準備消滅逃入其內的日軍炮長。

李浩洋剛靠近掩體工事入口,忽然聽到裡麵傳來日軍炮長的叫喊聲,像是十分激動。他聽不懂日語,但感覺很熟悉,仔細一想,恍然而悟,日軍炮長是在喊“天皇萬歲”!這家夥是要自殺,可為什麼躲入工事內,直接喊著天

皇萬歲衝向美軍豈不更能體現武士道精神?李浩洋想到此處,悚然而驚,馬上意識到日軍炮長是想拉美軍墊背,來個玉石俱焚。他馬上轉身大喊快撤,跑出發射陣地,就地臥倒。

靠後的兩名爆破工兵不明其故,原地站著發愣。

與此同時,日軍炮長引爆了工事內單獨儲存的大口徑炮彈,巨大的爆炸威力幾乎將掩體頂部給掀翻了,重炮被猛然推出掩體,翻滾倒地,炮身碎裂的零件四散激射,呼嘯刺耳。兩名未臥倒的爆破工兵,當場被炮聲零件擊中,一人頭斷,一人胸陷,死狀慘不忍睹。重炮掩蔽工事堅固厚重,抵消了大部分爆炸威力,不然李浩洋等人也難逃一死,但仍被震得半天爬不起來。摩根少校此刻已成功摧毀近前的火炮,聽到爆炸聲,急忙率人前往查看。爆炸現場一片狼藉,火炮傾倒,炮管彎曲,已經不需要突擊隊動手了。

李浩洋等人趴在地上掙紮難起,看不出受沒受傷。摩根少校親自上前查看,發現李浩洋等人身上沒有創口,隻是被震暈了而已。他立刻命人架起李浩洋等人,工兵的屍體也一起帶走,全速回撤海灘,登艇離開。後排突擊組這時也完成了任務,合兵一處,共同撤離。這次偷襲行動十分成功,半個小時內便摧毀日軍重炮陣地,目前傷亡不到十人,可謂圓滿,就看撤退順不順利了。突擊隊行動迅猛,前方日軍毫無察覺,等聽到重炮陣地傳來爆炸聲,才匆忙組織一小隊日軍增援,但被火力支援組阻擋在外圍一線,難以靠近。

撤出重炮陣地後,摩根少校派人先送傷員後撤,自己親自指揮火力支援組邊打邊撤,交替掩護,一步步撤回海邊。傷員乘坐的橡皮艇已經離開,餘下橡皮艇正正裝待命,可隨時撤離。摩根少校帶人斷後,從容撤至海邊,推動橡皮艇入海,然後登艇撤離,海灘上才剛剛出現日軍身影。日軍追之不及,隻能連續開槍泄憤,子彈飛入漆黑的海麵,像是在為突擊隊送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