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1 / 2)

當美海軍第七艦隊的大口徑艦炮開始轟擊新幾內亞島北海岸拿騷灣的多恩港口時,兩棲突擊營正穿行在島上濃密的熱帶雨林中,準備突襲防守多恩港口的日軍軍火庫,配合美澳盟軍登陸,攻占港口。兩棲突擊營提前12小時由海路滲透上島,連夜行軍,務必要在總攻發起前炸毀日軍軍火庫。多恩港口距新幾內亞島重要城市薩拉莫阿三十公裡,是天然深水港,可停泊萬噸級戰艦,盟軍對此誌在必得,所以新幾內亞戰役的第一槍就選在這裡。

奪取多恩港口,盟軍就可攻占薩拉莫阿,繼而威脅新幾內亞島首府萊城,截斷島上日軍的退路,意義重大。

美軍的炮火準備持續不斷,劇烈的爆炸聲幾乎震撼整個海岸線,充分顯示出美軍的火力優勢。兩棲突擊營穿過一片密林,眼前橫亙一條溪流,兩岸水草豐茂,適合隱蔽伏擊。摩根少校下令突擊營散開隱蔽,自己打開軍用地圖查看,確認此地就是聯絡地點,但看不到聯絡人出現。他馬上派人過溪偵察,其他人高度警戒,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突擊營已經比原定計劃晚了半個小時,離美澳盟軍登陸的時間越來越近,可他們還沒有到達日軍軍火庫,摩根少校自然很是焦急。

這是突擊營的首次任務,如果失敗,他無法向支持自己的麥克阿瑟將軍交代。很多美軍高官是不讚成組建兩棲突擊營的,認為用處不大,白白浪費人力物力,得不償失。所以他必須用實際行動證明兩棲突擊營的重要性,堵住非議之口,可現在卻麵臨著任務失敗的危險。

五分鐘後,溪水對岸有了動靜,探路尖兵返回,帶回了聯絡人一名澳大利亞偵察兵,軍銜是少尉。新幾內亞島戰前由澳大利亞托管,並派兵駐守,日軍侵入後,澳軍被迫撤退,但也留下一小部分偵察兵潛伏活動,為日後反攻做準備。這些澳軍偵察兵熟悉地形,而且雇傭當地土著人做耳目,偵察網絡遍及整個海岸線和內陸地區。澳軍少尉名叫瓊斯,二十五六歲,個頭不高,皮膚曬的很黑,手持美援的湯姆遜衝鋒槍,頭戴澳軍製式的闊邊軍帽。

瓊斯少尉很是精明乾練,取出日軍軍火庫的詳儘地圖,展開給摩根少校概述,有疑問快速解答。摩根少校仔細看圖,發現日軍軍火庫比自己想象中要簡陋,從圖中看不出有水泥建築,大部分都是竹木結構的倉庫和營房,好像不適合存放大量軍火。

他皺眉道“這看上去不像軍火庫,飛機一轟炸就全完了,根本用不著突襲!”

瓊斯少尉道“真正的軍火庫建在地下,我的人一直沒能混進去,不清楚裡麵的詳情,但估計軍火儲存量不小。”

摩根少校點點頭,繼續問道“日軍防守兵力如何?有沒有重武器?”

瓊斯少尉答道“一個中隊,二百人左右。重武器隻有迫擊炮和重機槍,但數量不多,一個營的兵力足夠對付了!”

摩根少校微笑道“我隻帶了一個連。”

瓊斯少尉愣然道“不是一個營?”

摩根少校自信道“一個連就相當於一個營。帶路吧,時間不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