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蓋學堂(2 / 2)

建好後,包括大河村在內的幾個村的人都會來這裡讀書。

村裡的學堂其實隻做識字之用,若是想要進一步的發展,還要去營州城裡專門的書院念書,裡正家的小兒子便是如此。

大業朝的學堂的作用,相當於梁崇上輩子的小學。

大業朝規定,六到十五歲的孩子,都在入學的年齡範圍之內,再小的和再大一點的,就不怎麼收了。

不過收不收,更多還是看夫子的意思。

緊接著,營州官府又發布公告,廣納社會賢才。

隻要是符合資質的、願意去村裡當夫子的,每個月給予五百文錢的補助,連發三年。

這個時代的夫子不像後世的老師一樣,工資是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的。

大業朝的學堂分為官營和私營兩種,開在鄉下的學堂多為私營,到官府備案後,便可開學。

學生若是想要去念書,隻要通過了夫子的考核,並交一些束修就行。

私營學堂的夫子其實也相當於學堂的老板,日常的收入來自於學生交的束修。

一般而言,讀書的紙筆需要學生自費,每年還需交一筆束修,農家能拿出這筆錢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新知府在公告中規定,由官府統一招聘的夫子,在收取束修時,每個學生每年不得超過五十文錢,且交錢時需裡正或村長、夫子、家長三人同時在場見證,並留下相應的交錢憑證。

官府會定期派人清查,一旦發現有違規收取高額束修的,便取消其在學堂授課的資格。

這項政策的出台也就意味著各村的學堂是官私結合營業,需受到官府的管束,授課夫子更多的是在為官府打工。

一時間,原本對每月五百文補貼很是心動的學子又躊躇了起來。

但政策中也補充到,若是能在村裡教滿五年書,便可參加由官府統一組織的考試,屆時會放出一定的文書名額,考上的人可以去官府裡當文書。

文書雖然不算官職,但卻是這個時代中少有的鐵飯碗。

若是家中沒有一定背景,普通學子想要去官府裡麵當文書,難度非常大。

對於很多隻識得一些字,學識有限,遲遲考不上功名的學子來說,官府文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就業去向。

總之,來與不來,各有利弊,全看個人想法。

聽裡正說完政策,梁崇更加確定了新知府穿越者的身份。

怎麼彆人穿越就是知府,她穿越就是開局被賣呢,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比起城裡的書院,村裡學堂的讀書時間更為隨意。

書院一年到頭隻放四個假。

農忙時放兩次,給學子回家幫忙春耕和秋收;九月份天氣轉涼放一次,回家收拾禦寒的衣物;過年時放一次,回家和家人團聚。

另外每十天休一天假。

家裡比較遠的學子,吃住都得在書院。

學堂管理則更為寬鬆,隻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次年的二月份、五月份到八月份兩個時間段上課。

中間的三月、四月、九月、十月是農忙時節,家長沒有時間接送不說,還要孩子回去幫忙。

學堂也並不提供住宿,需由家長自行接送,或幾個孩子結伴上學。

上學時間也根據時節隨時進行調整,每天上夠兩個半時辰或三個時辰就行。

良禾村若是想要孩子在今年就入學,那麼就必須在十一月份之前蓋好學堂。

趁著現在農閒,大家緊鑼密鼓的投入到學堂的建設之中。

梁崇每次出門,隻見規劃給學堂的那塊空地上擺滿了木材、磚頭和瓦片,工人們叮叮咚咚地敲打,臉上也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