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可彆哭得太難看(1 / 2)

隔著萬年歲月,虛空升龍道再度完整的展現在世人麵前,竟來的如此攝人心魄!

簡直像是從高緯空間屈尊降下的投影,

因其本體無限龐大,以致於世人隻能窺見冰山一角。

隻見那條青氣一直連接著大千虛空深處,長得根本看不到儘頭,如一頭延綿億萬裡長的矯夭青龍。

那“青龍”似在掙紮,

龍軀不斷攪動著整片暗沉天幕,牽引力使得星宇隨著潮汐而動,看那勢頭,幾乎要將本體從大千虛空深處連根拔起,拉扯出來。

隻見星空如幕布,中央的一角被那青龍拉扯著向人間大地不斷貼近,仿佛要被扯破崩潰。

忽的這時,

周天之內,億萬群星瘋狂閃爍。

好似億萬道迸發的“奇點”,又好似億萬根刺入虛空的寸芒。

將那青龍從頭至尾,寸寸鎖定,星空便一時穩固了下來。

於是那青龍掙紮更甚,群星禁錮更強。

兩相角力之下,

整片天幕遂之開始推星換鬥。

下方,群修無不錯愕驚歎。

“得見此景,縱死無憾矣……”

相比於移山動嶽,這撼動群星的場麵無疑來的更加震撼人心。

雖然兩者都是凡人不敢想象的玄奇偉力,但相比後者,前者就顯得完全微不足道了。

虛空升龍道和《人道周天萬靈封界大陣》這第一波角力,事關戰場區域的劃定。

這對於主場作戰的人間一方來說,事關重大。

然而一時之間,群修也看不出個高低上下。

惟有那愈發沉重的氣氛,在恐懼與驚惶中,逐漸向著戰意過渡。

“王兄,遺書留了麼”

人群中,李不遲問王悲風。

“給誰呀”

王悲風斜眼覷他,

“給我爹留啊他還想給我留呢。”

李不遲一怔,搖頭哂笑,

“嗬,也是……”

————————

“原來如此,星穹如瓣,重重層疊壓墜,方成宇空……”

相比於“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眾修士,身處於“人間之上”的許知秋,無疑掌握著整個虛空升龍道的觀測視角。

如今他執掌人道核心,正全力乾涉著虛空升龍道向著人間的肆意介入。

隻是想不到二者碰撞所牽動出的宇空漣漪,竟在天文尺度也產生了如此廣大的蝴蝶效應。

如投石擊水,雖擊穿一點,可泛起的漣漪卻可波及數丈乃至十數丈。

“宇空之道,至大不依上下……至微無有恒定之根……四方廣達,無邊際亦無起始,我總算搞懂一些了……”

借人道大勢參悟宇空,這也算是取巧外掛。

而此刻直觀的麵對人道大勢之雄偉玄奇,連他也隻能讚歎仰望。

仿佛一個八歲小孩兒支配著上百億的龐大資金,當真讓他有種“何德何能”的慚愧感。

這時,上方那虛空升龍道的起始一端,遠遠傳來一陣嘹亮清越的歌聲——

“鴻蒙有眷族,天地合其德,日月拱其輝,四時摹其顏,劫運生其性……”

許知秋聽著那歌詞,嘴角卻扯出一絲冷笑。

一群萬年前被攆跑的人,倒是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斯人踏著“青龍”緩步走來,上一秒還仿佛有無邊之遠,眨眼間卻已來到近前。

這是一個身披金黃甲胄的英武男子,隨著他走到近前,周圍那原本處於不穩定狀態的空間,紛紛如乾裂的河床一般凝固下來。

他朝許知秋略一拱手:

“吾乃辰皇一脈天人,寂無疆。”

“許知秋。”

許知秋亦不失禮數,二人目光平靜的相互打量著。

“汝即為人間天人,按說你我位格對等,可敢與吾對弈一局否”

說罷,那寂無疆一抬手,

在腳下虛空灑出道道清輝匹練,構成十九道的經緯格局。

那棋盤經緯打在虛空升龍道之上,卻又發生垂直向下的折射。

便如一個中繼的反射鏡,經此將條條經緯棋盤投影在整個人間大地之上。

雖說此舉有些取巧,但以人間為棋盤,以眾生為棋子,倒也足夠壯哉。

然而,許知秋卻沒給他麵子。

搖了搖頭:

“抱歉,打麻將我還湊合,下棋我可不會。”

“啊”

那寂無疆臉上一愣,眉頭深深皺了起來。

顯然是沒聽懂。

他也不糾結,看著下方的矯天青龍與人道陣法相互角力,卻遲遲分不出結果。

感知那角力中傳來的反饋,對方似乎在試圖將虛空升龍道牽引到特定的位置落下。

“嗬,妄圖占據地利麼”

他一眼便識破了目的。

隻不過,對此毫不在乎。

“也罷,汝既有此執念,吾姑且讓汝一手,又有何妨”

說罷左掌心顯化一道金色符文,打入下方青龍之中。

他應該是暫時放開了某些操作權限,隻見那青龍不再掙紮,隨之周天群星華光大放,牽引著青龍降落人間某處。

下方視角,

隻見那條浩瀚青龍被群星拉扯著投向人間,方位不偏不倚,就降臨在戰場的中央。

然其寬度,卻近乎占據了半個千裡戰場。

近在眼前,方才使人看清其偉岸真容。

所謂青龍,實為一條青銅鑄就的斑駁古道。

那古道前端,近乎大如星辰的誇張規模,足以喚起人心深處的巨物恐懼。

其仿佛介乎於虛實的夾縫中,在不斷扭曲形變的混亂空間中,逐漸凝實、穩定下來。

眾修士早屏息凝神久矣。

隨著虛空中激蕩起滾滾轟鳴,周天之內氣象突然發生紊亂,掀起風雲狂舞,驚雷電閃層出不窮。

然後,仿佛鼓點敲擊來到了極限的頻率。

那股攪動天象的磅礴氣機,所帶來的壓迫力簡直無邊無際。

隻見那古道中浩浩蕩蕩,

無數身披甲胄、鱗光逼徹的威武精騎,逐漸顯出輪廓。

仔細一看,

精騎左部立著一杆蒼藍旗幟,上書“九黎”二字。

而右部分另有一杆暗紅旗幟,上書“太昊”二字。

僅這兩杆旗幟麾下之戰兵,足有近十萬眾。

在這兩部戰兵的後方,那黑壓壓如潮水的神裔隊伍,在整條虛空升龍道綿延遠去,幾乎看不到邊際。神裔六脈——太昊、九黎、懷光、天華、烈山、辰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