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的情況不算好,上了年紀的人骨骼脆弱,身上有多處骨折,再如何小心醫治也恢複不到以前的狀態了。
如今隻能慢慢養著,想要徹底痊愈是不可能的。
而皇帝的情況更是糟糕,飲酒後吹風本就對身體不好,偏偏皇帝情緒激動,大喜大怒,年紀輕輕的竟然就有了中風偏癱的症狀。
等到太醫們將皇帝救醒,他驚恐的發現,自己語速過快就容易結巴,半邊身子也十分僵硬。
之後皇帝病情略有好轉,能夠在室內走動時,他又發現自己麵容有了輕微的扭曲,一旦情緒激動或者說話過快,就會出現嘴歪眼斜的樣子。
皇帝每日上朝都是要麵對文武百官的,他這個樣子坐在龍椅上如何能夠服眾?
一個麵容有瑕,說話結巴的皇帝如何能夠坐穩皇位?
這個發現把皇帝又氣暈過去一回,太醫們在旁邊伺候的戰戰兢兢,生怕皇帝拿他們泄憤。
不過沈嫿當然不會讓皇帝這麼快就沒了,他們的兒子年齡尚小,若是失了庇佑,那些已經成年的宗室親王很有可能覬覦皇位。
就算一些人不敢明目張膽的造反,但是搶班奪權,做個一人之下的攝政王或者權臣,他們未必就沒有這個心思。
跟皇帝商量過後,沈嫿對外宣布:太後身體有恙,皇帝擔心過度也病倒了,不過沒有大礙,隻需多多休息便可。
而皇帝接下來的舉動也正如她所料,趙曦將太醫院的所有太醫都放在眼前,讓他們群策群力,一定要把自己治好。
可惜的是太醫院對皇帝的情況束手無策,皇帝也隻能痛罵宮中太醫無能,然後將希望放在了沈清和這個道士身上。
沈清河給皇帝把了脈,搖頭歎氣了好一會兒,才在皇帝無比期盼的眼神之下拿了藥出來。
“陛下生來體弱,是這些年調養的好了才顯健壯,如今大軍得勝歸來,陛下雖然高興卻也不該如此放縱,要知道大喜大悲最是傷身。”
“貧道如今獻上丹藥,有助於陛下調理身體,隻是還請陛下謹記,日後再不可情緒激動,處理朝政也不可過於勤勉,平心靜氣才能得長壽啊!”
沈清河給皇帝的這些丹藥都是沈嫿從係統裡兌換出來的,妙用非凡。
皇帝服用了之後,本來覺得身體輕鬆了不少,可是每當他多看幾本折子或者情緒略有起伏,就會覺的心口疼痛難忍,導致禦前堆積了大批折子來不及處理。
沈清河見皇帝不信邪,還私底下偷偷的實驗,隻做不知隨他折騰,結果皇帝把自己身體越弄越差,又不得不來求助道門秘法。
沈清河如今每次見皇帝都是唉聲歎氣,強調皇帝再不靜養,身體情況惡化就真的無法轉圜了。
皇帝在多方嘗試之後也終於歇了心思,開始把目標從治好自己轉移到如何坐穩皇位上。
而沈嫿在皇帝養病的過程中一直表現的安分守己,每日都帶著皇長子來探望皇帝,整個人表現的極為順從。
皇帝看著眼前的嬌妻幼兒,心裡不由得做起了最壞的打算:就算身體不行了,皇位也必須交給自己的親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