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燧發槍問世(2 / 2)

雖然趙安此時還在西南,但是他的目標從來就是東北的建奴,東南的倭寇海盜,北邊的蒙古。

至於農民起義軍和明廷,趙安更多的是坐山觀虎鬥,吸收二者的優秀人才,趁機擴大地盤。

但是對於一些優秀的人才,趙安也是勢在必得的,就比如起義軍中的李定國,要不是明廷內鬥太激烈,這位晉王殿下說不定真可能成功再造大明。

就如同再造大唐的郭子儀、李光弼一樣,可惜的是,內鬥太過於嚴重了。

這也是趙安一直以來都很難理解的一點 ,為什麼都已經到了快要亡國的時候,或者說已經亡國了,但是華夏內部的那些士族們還是喜歡內鬥。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趙安就開始讓兵器生產工廠,大量的生產燧發槍,不過由於種種的原因,產量依然很低。

每個月僅僅能生產一百多支槍,這個產量對於趙安現在手裡的士兵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趙安現在手裡的正規武裝,主要是分為三大塊

馬鈺的八百騎兵。

韓烈的2000步兵。

趙火的2000步兵。

次級的武裝就是趙家運輸處以及安保處的另外幾千人。

趙安將生產出的槍支均勻的分配給趙火以及韓烈,讓他們結合火槍兵配置相應的其他步兵,比如盾牌兵,槍兵等等。

最重要的當然是將火槍兵的齊射方陣傳授給他們。

火槍兵雖然早已經出現,但是在戰場的實際作戰來看,長期的處於不如騎兵的階段,這其中當然是有一些諸如射程、射擊精度等這樣的一些客觀問題 。

但是也有沒有采取合適的作戰方略的原因,火槍兵現在裝彈的時間較長,如果不搭配合適的方陣。

在第一輪的射擊之後,就容易被騎兵貼臉,從而被近身搏殺,但是搭配上合適的陣法就不一樣了。

對於軍陣一道,趙安並不擅長,所以隻是將一些思維告訴趙火與韓烈 ,希望可以給他們一點啟發。

但是對於缺少將領這件事,趙安也並不是太擔心,說白了打仗這個東西,就是打得多了自然就會了。

就算自己一時間沒有合適的將領,打著打著自然就會有將領冒出來,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政治手腕永遠大於軍事手腕。

建奴前期在遼東雖然是處於優勢,但是一直都沒有能夠對大明產生真正的威脅,建奴真正對大明產生威脅是從皇太極開始的。

皇太極即位之後,勵精圖治,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皇太極新政),加強中央集權。

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解除後顧之憂。采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明朝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誌在入關。

實行滿漢一體,保護漢人,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增強兵力。

以漢製漢的政治方針才是建奴奪取天下的根本原因,不然就憑那幾萬八旗軍,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坐穩天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