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聽完趙安的話,仿佛是入定了一般,他開始認真的思考趙安的話。
趙安從來不會小看古人的智慧,他們或許是受限於時代,對於現代的一些科學知識了解不夠。
但是在文化、政治、哲學、思想等方麵,古人並不遜色於後世的那些人。
就比如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論語》、《中庸》、《道德經》、《商君書》《孫子兵法》……
這些著作,一直是到了後世,都仍然從道德、法律、政治、軍事等等的各個方麵影響著後世的人們。
趙安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腦子裡那些後世的科學技術。
社會理念,以及了解這個世界的發展趨勢 ,所以趙安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沒有去和那些朝廷大佬呢玩弄權術。
也沒有去和他們搞什麼陰謀詭計,開玩笑,能在大明朝混到中央重臣或是封疆大吏的人。
有哪一個是好對付的,那群人都是從科舉這條路一步一步考上去的,科舉製度下,每一個能考中進士的人。
都是既聰明,又勤勞的人,有人說八股文死板,就以為八股文選出來的進士,都是一些書呆子。
其實他們根本就不理解八股文,八股文從科舉製度上說,在趙安看來,絕對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絕對是利大於弊。
原因很簡單,科舉誕生之初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打破,九品中正製造成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樣的一種情況。
是為了給社會,留下一條底層人,步入上層社會的通道。
但是在八股文之前的科舉,當選定考題之後,考生開始寫文章,但是是人就會有立場,而每個人的立場都是不一樣的。
舉例來說 ,以焚燒秸稈這個為題,寫一篇文章。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應該燒,有的人會覺得不應該燒,這時候,如果你是考官,你是不是會偏向於,與你持相同觀點的考生?
那麼長此以往,科舉選出來的考生,就是與主考官思想類似的考生,就增加了朝堂上結黨的風險。
既不利於皇權的統治,也加劇了新的學閥和門閥的產生,這一點,在宋朝的時候,體現的非常的明顯。
就連儒家內部,也因為觀點的不同,而分為了諸多的流派,彼此之間相互攻擊。
而八股文雖然是死板,注重格式工整,詞藻華麗,很多的考生為了寫的八股文格式工整,詞藻華麗,往往會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
這樣一來,恰恰的避免了主考官,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決定錄取情況。
八股文在趙安看來,更像是是一種複雜的文字遊戲,就類似於數獨,隻不過需要考生對四書五經非常的熟悉。
這樣選出來的考生,絕對是考生中最高智商的一群人。
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其實也是借鑒的這一思想,考中公務員的人,他們或許不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
但是能考上公務員的人,從智商來說,絕對是很高的,而且非常的刻苦,不然也不可能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
本身的高智商,加上刻苦,隻要需要略微的培養,他們就能夠快速的適應自己的工作。
而這些聰明人,經過不斷的鍛煉,廝殺,最終,其中的佼佼者,走上了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