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劉宗敏歸心(2 / 2)

成為了中央重臣,或是封疆大吏,可以說凡是能夠從科舉出身,最終走上高位的人,無一不是智商、情商、見識甚至是運氣都非常強的人。

走上層路線,去跟這樣的一群人,比陰謀詭計,比朝堂權謀,趙安自愧不如。

所以趙安選擇的是,後世教員選擇的群眾路線,從農村包圍城市。

華夏的農民,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善良的農民 ,也是最能吃苦耐勞的農民。

這並不是說他們傻,黃種人人均的智商,是地球上最高的。

隻不過因為華夏的古代統治者們,太聰明了,他們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拿捏華夏的老百姓。

比如宗族、保甲製度、株連、連坐等等,通過精準的拿捏百姓的軟肋,使得他們不敢主動的去造反。

除非是到了真的活不下去的時候。

但是他們真的分不清好壞嗎?也不見得。

後世的洋人進攻四九城的時候,無數的百姓,替洋人帶路,扶梯子,為什麼?

就是因為,洋人買他們的東西給錢,而那些官兵們,不光不給錢 ,甚至還搶他們的東西。

這樣一對比,有多少老百姓還會去幫助官軍打洋人呢?

在民族意識還沒有覺醒的時代,你指望老百姓僅僅憑借一腔熱血去愛國,是不可能的。

要是大明的百姓,真的都有那麼強的民族意識,就憑滿清那幾十萬的人口,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坐穩天下的。

發動群眾,爭取群眾,是趙安的總路線。

所以趙安主要的精力 ,都放在提高西南幾省的生活水平上。

經濟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沒有錢,趙安如何去養兵,去建學校,去搞科研。

而隻有百姓們知道,跟著你才能過上好日子,他們才會願意站到你這一邊。

……

當劉宗敏,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趙安也在自己的腦海中,梳理著自己的思路。

就在這時,劉宗敏對著趙安問道,“趙大人,您說的話,理論上很好,但是現實中,隻要有官和民。

隻要有種地的和不種地的,那麼不公平就還是會存在啊?

恕我直言,隻要這個世界上還有農民,那麼農民就是最辛苦的人。”

“你的思想,方向上是對的,但是太過於片麵了。不如你將,種地,換成勞動怎麼樣?”

“勞動?”

“沒錯,就是勞動。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需消耗各種各樣的物資,這些物資都是勞動創造的。

農民種地產生糧食,這隻是最基本的。就如你以前是個鐵匠一樣,你打鐵也是勞動,

廚子製作飯食、轎夫抬轎子……、官員審案、收稅、賑災……這些都是勞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