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被抄家,反手燒祠堂》全本免費閱讀
短短兩日時間而已,在‘某些人’的刻意挑動之下,‘三王並封’一事‘主謀’的帽子,居然被扣到了王錫爵這位新任的內閣首輔身上。
王錫爵還沒來得及做出什麼解釋,就已經被同僚們鋪天蓋地的彈劾奏疏,給射成了篩子。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王錫爵被百官們‘誤會’為三王並封‘主謀’一事,知道‘真相’的萬曆皇帝並沒有出來做任何解釋,就好似全然不知道此事一般。
萬曆皇帝的這一‘心虛’舉動,直接便是讓百官們更加確定,首輔王錫爵就是‘三王並封’的真正‘提議者’了!
王錫爵很無辜,但他卻並不孤獨,因為有另外一個人跟他一樣被彈劾,甚至比他還要慘。
之所以說‘這個人’比王錫爵還要慘,實在是因為‘這個人’都已經死了快十年了,居然還被人‘挖’出來罵。
沒錯,這個‘倒黴蛋’就是墳頭草都已經好幾丈高了的——張居正!
拖了兒子和孫子的‘福’,張居正被彈劾的可以說是莫名其妙,更有甚者,甚至還直接在奏疏中寫道——張簡修頻繁騷擾京官,實為報複之舉。
起先,許多大臣們都認為,皇帝陛下對此彈劾多少都會做出一些反應,畢竟誰都知道皇帝有多厭惡張居正。
然而,萬曆皇帝‘仍舊’像是沒看見,也沒聽見這些‘聲音’一般,竟都沒有作出一丁點的回應。
皇帝陛下不僅沒有作出任何回應,就連詔獄裡已經被賜死的張重輝,皇帝陛下也‘開恩’任由其抗旨不尊,甚至還對其‘置之不理’,更任由著任何人前去探監。
朝中大臣們懂的都懂,皇帝陛下隻不過是想借著此事,洗刷一波外界對他‘寡恩’的罵名罷了。
這樣‘兩’件事,說來詭異,鬨得也是滿城風雨,人儘皆知。京師街頭巷尾的‘屁民’百姓們,甚至都在拿這些來當茶餘飯後的說嘴事了。
然而,在朝堂之上,這兩件事的‘存在感’卻是並不算‘重’。
因為,如今的朝堂之上,還有‘更重’的一件事情!
這一次,沒能參與到妖書案審理中的六科給事中們,總算是‘憋’不住了!
這些‘戰鬥力’絲毫不亞於禦史的言官們,紛紛上疏,請皇帝陛下——讓皇長子出閣讀書!
說是讓皇長子出閣讀書,實則寓意顯然,出閣就代表著要先行冊立太子一事,也就是說,繞來繞去,大臣們‘都’還是在逼皇帝陛下立皇長子為太子。
一時間,妖書案,三王並封,請皇長子出閣念書這三樣事情連環接踵而至,矛頭直指‘躲’在深宮之中‘裝死’的萬曆皇帝!
這一次,萬曆皇帝‘裝死’裝得十分徹底,哪怕大臣們又使出了老法子‘脫帽跪在皇極門外’這個招式,都沒能請動皇帝陛下露麵。
皇帝陛下怎麼著都不露麵,大臣們急得紛紛都想撞牆了,奈何什麼招式都使了,皇帝陛下就是不回應。
皇帝見不著,大臣們還能找誰?自然是隻能找身為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王錫爵了。
一時之間,王錫爵不僅要承受著‘三王並封’一事的謾罵彈劾,還要接受百官們讓其勸皇帝早些讓皇長子出閣念書的‘逼壓’。
除了這些‘外部’的壓力之外,內閣內部的情況,也是讓王錫爵感到萬分頭疼。
申時行在走之前,舉薦了兩個人進入內閣,其中一個是老實人趙誌皋,另一個卻是激進分子張位。
這兩個人的性子,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趙誌皋性格平緩,凡事秉持著‘得過且過’的理念,主打一個不惹事,也不管事。
而張位就截然相反了,這位仁兄頗‘想法’,不但愛惹事,更還愛管事。更似乎想將‘內閣’的權力,恢複至張居正在任首輔時期的光輝,以內閣嚴統六部百官。
如此性格不同的兩個閣臣成了王錫爵的‘左右手’,可想而知,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如今麵臨著這樣多的事,性格軟弱的趙誌皋擔不了事,性格激進的張位又太愛搞事,
如此一來,這兩個‘幫手’不僅沒能幫到王錫爵一絲一毫,甚至可以說是淨給他添亂了。
王錫爵有時候甚至都想衝到申時行家裡,怒問對方一句——“你他娘專門找這樣兩個人,是來給我添亂的吧?”
然而王錫爵沒有去,因為他太忙了,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申時行家裡了。
而且王錫爵也知道,申時行就是在給他添亂。
事到如今,如此多的事情堆迭到了一起,這還是王錫爵第一次感受到如此之大的壓力。
本就花白了大半的頭發,僅僅兩日不到,放眼望去,已經不剩幾條黑了。
……
王府。
王錫爵拖著疲累的身子,像條拉了一整天磨的驢一般,回到了家裡。
這才剛到家沒多久,就有人上門來拜訪了。
累得半死的王錫爵並不想接見客人,他沒那個心情。
奈何,這個‘客人’是他最看好的學生‘王就學’,無奈,隻好接見了。
然而王就學上門來‘拜訪’的方式可謂是十分的不見外,竟一進門,就抱著王錫爵大哭起來!
“王師傅,三王並封一事不能再繼續了!現在外頭全都在罵您,您知道他們罵得有多難聽嗎?
他們罵您上誤國!下誤民!諂媚迎上!他們罵您亂臣賊子啊!而且將來皇長子要是登基了!他對您抱有意見可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