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熟的老張父子!私會鄭貴妃!(1 / 2)

《大明:開局被抄家,反手燒祠堂》全本免費閱讀

萬曆二十六年,八月初一日。

這一日的東宮十分熱鬨,因為身為一國儲君的皇太子朱常洛,在匆忙之中成婚了。

太子妃郭氏的出身不高,她與朱常洛的嫡母皇後王喜姐一樣,都是出生於京師順天府大興縣,背景清白的普通家庭之中。

在這舉國同慶的大好日子裡,張允修也提前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

應付完冊封太子妃的典禮後,張允修匆匆換下了吉服,準備先溜去趙府跟張重輝報喜。

然而,卻是有人攔下了他。

“五郎,這麼急著回去嗎?”於慎行看著匆匆要走的張允修,好心提醒道:

“典禮結束後,晚些東宮還要設宴,你不留下來一起嗎?”

張允修秉著客套回道:“多謝於閣老提醒,我家中還有急事,就不留下來了。”

於慎行一臉看穿之意,笑道:“你哪裡是家裡有事,分明是有急事找那個人吧。”

聽到‘那個人’這三個字,張允修心知肚明對方說的是張重輝。

也不知道是不是鬼使神差了,張允修突然就回想起了,幾個月前,他跟張重輝之間的兩句對話——

——“咦?你怎麼還會寫我父親的字?還寫得那麼像……字帖誰給你的?”

——“啊,於可遠給的。”

隻是普普通通的對話罷了,張允修當時也沒怎麼往心裡去,畢竟張重輝學過不少人的字,還全都學得有模有樣。

“對了於閣老,我二哥這些年來一直在四處搜尋我父親生前的親筆著作,不知你那裡可還有我父親的親筆字帖,或者其他的親筆著作嗎?”

張允修也是想幫幫他二哥,如果於慎行有的話,那就事半功倍了。

“哈哈……”大庭廣眾之下提起張居正,於慎行的臉色難免有尷尬,他委婉道:

“說出來也不怕惹你笑話,我自幼便不愛練字,像字帖什麼的,我還從未收集過呢。”

於慎行拒絕的很委婉,卻也都是實話,他的確不愛練字,也不愛收集字帖,更沒有張居正生前的親筆字帖,以及其它著作。

與此同時,張允修整個人都呆住了……

他分明記得張重輝跟他說過,其練字用的字帖,就是於慎行給的!

難道說……

到底是於慎行因為避嫌而在撒謊?

還是……張重輝在騙他?

……

趙府。

“德川家康托人給我來了信,豐臣秀吉就快要不行了!”

張允修將這個謀劃了多年的計劃成果,告知了張重輝。

無比同時,來過張重輝書房中多次的他,這一次卻是十分難得的四處溜達了起來,似乎對此處的每一個角落都很是好奇。

尤其是,那桌上的一疊疊練字草稿!

張重輝倒是沒有多去在意張允修今日的‘好奇’,他隻當對方是近來壓力太大,情緒有些焦躁罷了。

“豐臣秀吉也該死了。”得知了‘好消息’的張重輝,繼續為下一步做準備,並安排道:

“朝鮮那邊的仗也該停了,接下來,朝廷便會抽出主要兵力平叛播州之亂!

屆時你不要管彆人舉薦誰,你隻管公然上疏,強烈反對李如鬆去播州平叛即可!”

“反對李如鬆?”張允修有些不太明白了,問道:

“可伱不是曾說過,平叛播州的主將人選,必須隻能是李如鬆嗎?”

張重輝回道:“文官們不喜李如鬆已久,而你現在才剛進翰林院不久,根基未穩之時隻需要隨大流走就行了。反正皇上隻喜歡李如鬆,不論言官們怎樣上疏反對他都不會聽,到頭來這平叛播州的主將,隻能是李如鬆的。”

“原來如此。”張允修點了點頭,又對張重輝說出了心裡話,道:

“講實話,其實我也不喜歡李如鬆,在我看來,他雖然的確有能力,可他的人品……一言難儘。”

對此真心話,張重輝隻是笑了笑,沒說什麼。

畢竟李如鬆去不去播州平叛,對他來說其實並不要緊。

要緊的是,隻有李如鬆去了,秦良玉才能夠跟著水漲船高!

張允修也知道這一點,但他跟秦良玉並不熟,而且每每說起李如鬆,他就會想起李成梁。

一想起李成梁,他就會不可避免地想起另外一位故人。

“唉……”張允修不由得可惜歎道:“要是戚將軍還在就好了……”

張重輝好似沒有聽見張允修的這聲歎息,話鋒一轉,問起了一個問題:

“應天那邊怎麼樣了?”

“應天?”張允修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短暫思索片刻後才恍然大悟道:

“噢,你說鄭國舅那邊是吧?你放心吧,一切都很順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