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褻瀆石板《舊神之鑰》,我覺得有必要再梳理科普一下克蘇魯文化的不同版本。
本科普僅一家之言,如有謬論,還請各位讀者老爺斧正。
克蘇魯文化發展至今,主要經曆了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能算是一個新版本。
一,克蘇魯文化的開創,由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開創(1890年8月20日—1937年3月15日)。
尊稱,洛老。
此時的克蘇魯神話,多以短篇形式出現,洛老雖然設定了一些舊日族譜,但在中表現並不明顯。
此時的克蘇魯文化,也大多以人類渺小視角,描寫宇宙超凡種族的不可名狀,對於舊日古神沒有太多的解釋和設定。
二,克蘇魯文化的繼承者及發揚者——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1909年2月24日——1971年7月4日)
正是他提出了“克蘇魯神話”的概念。
他和洛老是同時代之人,兩人有書信往來。
頗有秦始皇和劉邦的時代色彩,看似兩代人,實則是一代人。
很多人不喜歡德雷斯對洛老舊日、古神陣營的劃分,以及屬性的定義。
但必須得承認,是他繼承洛老遺誌,創建阿卡姆之屋,整理並發表了洛老的部分。
沒有他,克蘇魯文化或許就失傳了。
(叨叨一句,洛老生前創造的克蘇魯文化十分十分十分小眾,洛老的生活也頗為窮困潦倒。
那時候流行的是星際牛仔文化,狂妄自大的人類,將宇宙幻想成小手槍biubiu的舞台,雖然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但格局真的不大。
尤記得某位物理學家還宣稱,人類科學已經發展到頭了,後來人隻需要修修補補即可。可見當時科學的飛快進步,令人類產生多麼狂妄的念頭!
這是敬畏宇宙的克蘇魯文化在當時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之一。
不過,也必須得承認,二十世紀確實是人類最偉大的世紀之一,那張物理眾神圖,奠定了現代基礎科學。甚至可以說,愛因斯坦之後,基礎科學發展近乎停滯。
我們現在看似擁有比一百年前發達的科技,實際上這一切理論基礎,都建立在那張眾神圖上。
話說,這也是大劉三體,為什麼轟動國際的根本原因,質子鎖死基礎科學,二向箔降維打擊,黑暗森林體係……每一個概念都是對原科幻體係堪稱飛龍騎臉碾壓式輸出,這才是科幻。
大劉之前的科幻,所謂的宇宙飛船、激光、蟲洞雲雲,不過是皇帝的金鋤頭!諸多科幻設想,依舊逃不出基礎科學的束縛。
沒錯,我就是大劉的狂熱粉絲。【塞了點私貨,不喜勿怪】
總之,我想這也是克蘇魯文化現在能興起的原因之一,因為人類已經逐漸認識到自身的渺小。)
回歸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