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人被俘,剩餘的部分愈發顯眼。
更為棘手的是,潰兵們抵達這片可以暫時藏匿的小樹林後,便不肯繼續走了。
真定府距離河南、山東均有數百裡之遙,躲躲藏藏的走,起碼還要走半個月。
如果沒有其他潰兵掩護,朱慈烺覺得自己可能會死在無名村夫手上——這種事曆史上常有發生,並不稀奇。
這天早上,朱慈烺與周圍潰兵接觸了一圈,發現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糟糕。
樹林內大約有七八十名潰兵,經過長途跋涉,已經疲憊不堪。且隨身攜帶的乾糧基本耗儘,即將失去機動能力。
這些人裡,除了順營嫡係,還有很多剛剛降順不久的明軍。
包括左光先、白廣恩麾下的陝甘明軍;李自成進京途中收編的山西明軍;以及京師城破時,被迫投降的三大營禁軍。
而地位最顯赫的軍官,是來自順軍前營的一個哨總,名叫趙大勇。
在他的周圍,還有左營、後營的幾個隊總,他們都是順營嫡係,因此比其他潰兵較為團結一些。
在縉紳集體倒戈的局麵下,趙大勇等順營嫡係對降順明兵心懷戒備。
降順明軍也很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是順軍,還是剛剛逃脫魔爪的明軍。
如果是順軍,他們這些大頭兵應當聽從趙大勇的指揮;否則,就應該“討逆擒偽”,到縉紳那裡領賞去。
有了這層齷齪,樹林內的氣氛很不和諧。
朱慈烺嘗試說服趙大勇繼續南行,卻遭其斷然拒絕。
趙大勇堅信闖王不久將卷土重來,認為留在北直隸等待主力,遠勝冒險前往山東。
他還建議朱慈烺以讀書人的身份,去縉紳那裡借些糧食回來,或說服其他潰兵服從他的指揮。
若能為闖王收攏百餘殘部,說不定能當上“營參謀”之類的軍職,沒必要前往山東,當什麼破縣令。
朱慈烺感到十分沮喪,可目之所及,趙大勇已是最有節操的軍官。
畢竟李自成還沒有徹底敗亡,順營嫡係還有一股子傲氣。不像那些明軍出身的潰兵,渾渾噩噩,老想著要不要投降。
而誓不降清,是當下最可貴的品質,沒有之一,出身反倒是其次了。
至於表明朱明太子的身份扯大旗,朱慈烺連想都不敢想。
首先,趙大勇等嫡係還對李自成抱有希望,響應大明太子號召的可能性很低;其次,另一半降順明軍也未必可以信賴。
現在的朱慈烺缺乏實力和威望,無法讓大家相信,追隨一個光杆太子會有出路。而一旦有人離隊告密,後果將不堪設想。
就在他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不遠處傳來“咕咕,咕咕咕”的鳥叫聲。
“二猴子,是你嗎?”
“朱大哥,是我。”
說話間,一個精悍小巧的身影從草叢中躍出,正是二猴子。
二猴子大名孫二弟,是朱慈烺逃亡途中結交的同伴,因年紀小,就一直對朱慈烺“大哥大哥”地喊著。
他雖不強壯,身手卻很靈活,早上出去打探消息,這才剛剛回來。
朱慈烺見他滿麵愁容,沉聲問道“外麵情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