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不可置信:“你做這個澄清做什麼?不會是後世已經有人說是我燒了阿房宮的吧?”
嬴棠聳聳肩:“如果您不想造成這種誤解,為什麼不乾脆連鹹陽宮都不燒呢?”
“就是,”劉邦來勁兒了,“敗家,太敗家了!”他現在居住的宮室就是由舊秦宮室改造的。若沒有當年項羽那把火,他能直接拎包入住,舒適又省錢。
剛準備下命剁了子嬰燒了鹹陽宮的項羽猶豫了,看向一旁的範增。
範增板著臉,堅定地朝他搖頭,生怕他那憨勁兒再上來——
這好人你可千萬彆再給劉邦做了!
項羽隻得撇撇嘴:“不燒就不燒唄。”
“後人既然能將秦始皇所作所為帶來的影響分析得這麼透徹,難道沒好好研究過‘焚書坑儒’麼?他燒毀了多少典籍,讓多少文明傳承斷絕?還用如此殘酷的手段對待儒生,千夫所指,而到了後世,卻被捧成了神明,稱讚傳頌他的功績,而將他所有的殘酷悉數抹去,這就是你們後世人的道德觀?!”腐儒指著天幕破口大罵。
嬴棠掌心朝下做了個按的動作,示意那人冷靜:“我知道您急,但是您能不能給我說話的機會呢?”
那人當沒聽見,繼續細數嬴秦的百八十種罪行。
什麼“六裡作六百”,什麼“扣押國君”,什麼“想霸占和氏璧”,什麼“逼死屈原”……
聽得嬴政位麵的人是越來越迷惑,其他位麵的人是越來越沉默。
“為何先王們做的事情也要用來罵我們陛下啊?”李信和坐得離他最近的蒙恬咬耳朵。
“這……新仇舊怨並發?”蒙恬不確定地道。
眼看著那人是罵不完了,嬴棠忍無可忍,毅然決然把他的音頻權限關掉了。
啊,世界清淨了。
這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那個……這邊我得說,他剛才隻是把大秦所有的君主都罵進去了而已,並不單單罵始皇帝一個人,用六裡地騙六百裡地的事情,是惠文王時期的,後麵是昭襄王時期的,大家不要誤會。】
“這有什麼好誤會的?不見得後世人還覺得那些事情全是秦始皇做的吧?”蘇軾打趣道。
嬴棠不吭聲了。
蘇軾笑容一滯,眨眨眼:“真的有人覺得那些事情全是始皇帝做的?!”
啊這啊這……突然覺得秦始皇有點可憐了是怎麼回事?
“不是他啊,我還以為都是他呢!”年方五歲的小朱柏舉起一本書,上麵印著“秦王擊缶”幾個字。
朱標趕緊捂住他的嘴把他抱起來,替他向嬴政致歉:“抱歉,始皇帝,這孩子還沒怎麼讀書呢,一知半解的就出來嚷嚷。”
嬴政擺擺手,神色淡漠:“無妨。”又不是一次兩次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早習慣了。
朱元璋嘖嘖慨歎:“有時候挨的罵多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你們看始皇帝的心臟多強大。”
眾皇子:謝邀,這種磨練方式大可不必!
隻是嬴政不在乎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
嬴駟打開秦王群怒罵嬴稷:“瞧瞧你做的好事,全叫政兒背了鍋,無恥之徒!”
嬴稷捂住耳朵,一點不憚他:“您不會以為您乾的那些事兒就很符合什麼道德水準吧?”雖然是張儀乾的,但沒他老爹默許,張儀能辦成?
四舍五入就是他老爹乾的!
六裡換六百,你也無恥!
鑒於那是親父,所以嬴稷說話還是會委婉一點的,至少沒把最後一句話直接說出來。
這對慈父孝子當著祖宗後代的麵開始了長達一盞茶時間的激情嘴皮子戰。
夾在兩人中間的嬴蕩耳朵都要炸了,乾脆發了句:“都不是啥好人,乾嘛互相指責。”
嬴駟嬴稷一看,頓時同仇敵愾起來,集合炮火對著嬴蕩開轟。
嬴蕩:“……”我就不該說話。
【這種情況在後世挺常見的,眾所周知,秦王就是個代號,彙總來的。最經典的秦王代表就是秦王政嘛,提起秦王大家就知道他,所以那些事情當然也就默認是他乾的了,什麼逼死屈原啦,什麼要搶和氏璧啦,什麼逼父殺兄啦,什麼玄武門之變啦……】
“噗——”李世民沒繃住噴出一口茶,“啥啥啥啥玩意兒?”
怎麼這裡還有他啊?
魏征幽幽地瞧他一眼,程知節尉遲敬德目露同情,李靖秦瓊看天看地不看李世民,長孫無忌房玄齡戰術性微笑。
唐之後的人:夢,夢幻聯動了?
後世人還挺能編。
而漢朝土著劉徹就比較納悶兒了,他有問題也是不愛憋著的,便去龍鳳豬群裡直接谘詢嬴政:“其他事件我知道,這玄武門是哪裡來的?你們那會兒有個地方叫玄武門嗎?”
秦始皇:沒有,不知道。
劉徹覺得他還是把自己當外人——
大家好歹也是單獨有小群的人,還有個並稱,四舍五入就是不在一個朝代的兄弟了,怎麼還藏藏掖掖的:“你不知道這事兒怎麼和你扯上關係的?”
唐太宗:……因為那是我乾的,我沒當皇帝前封號是秦王。
嬴政:……
原來是你!
劉徹驚歎不已:“喔,李二你小子深藏不露啊!”
唐太宗:這個中故事很複雜……回頭我問問他,他要不講,就我自己講給你們聽。
華夏人愛聽八卦是刻在基因裡的,老祖宗們也不可免俗。
一聽有瓜可吃,劉徹立馬高興了:“你也不用問他啊,私下裡給我們講就行了。”都叫他們千古一帝了,這點自由總該有吧?
李世民想了想:“也行吧,這次結束了我再和你們好好說說。”
【都講到焚書坑儒了,就順便說叨說叨吧。後世默認的焚書坑儒,就是燒掉了六國所有的經史典籍,坑殺儒士,對吧?】
六國之人猛地抬起頭,眼淚都要飆出來——
什麼?
那秦政,還能更過分?!
不但不許用我們的文字,還要燒我們典籍!
老嬴家你天打雷劈喲!
【但事實上,關於“焚書”的記載,《史記》中是這麼說的:“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敲重點,這裡有一個“非博士官所職”,反過來講,博士是有談論、、收藏這些“禁書”的特權的,焚的書並不包括他們所擁有的。那麼博士那裡有什麼藏書呢?我們不妨倒回去看一看。
秦官方曾經從六國的宮廷和民間收集了大量的文獻典籍,將它們安置在一個倉庫裡麵,有點類似於我們後世所說的“圖書館”。然後征聘七十名老者為博士,將這個地方交給他們,讓他們對搜來的典籍進行審查篩選,看看哪些是有利於維護秦統治的、可以在百姓中流行的。也就是說,秦焚燒的書,是民間的,他們自己官方,其實還留有一套備份。】②③
“那後麵為什麼還失傳了那麼多書?”有人不服。
秦末的範增和秦初的項梁齊刷刷望向自己位麵的項羽。
秦初的項羽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所以項梁看他也沒用。
秦末的項羽眼神飄忽:“也許,可能,大概……那批書是和鹹陽宮一起被燒掉的。”
範增太陽穴突突地跳:“你自己不愛讀書就算了,怎麼還燒起來?其他人不要讀嗎?”
項羽靈魂發問:“不喜歡的東西怎麼會想到它的存在?”下令燒,那必然是整鍋端,誰還特特囑咐一下“那個書千萬不能燒”啊?
範增緘默了。
想到這點的不止是他們。
這是很顯然的事情。
因為諸天萬朝都陷入了詭異的沉寂中。
最後還是嬴棠打破了這凝滯的氣氛:
【關於坑儒的記載,就越來越偏了。因為《史記》中,不管是《秦始皇本紀》還是《儒林列傳》,記載的不是“坑術士”就是“坑方術士”,“坑儒”這個說法是劉向的《戰國策》中提到的:“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然後到了後麵,基本上就全是“坑儒”了。】④
嬴政扯了一下嘴角:“劉向,又是你啊。”
“嗬嗬。”
劉向抱緊自己:救救救救救,誰能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