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爆響傳來,這是外麵等候的男方親友們,開始燃放鞭炮了。
有主持婚儀的人大喊一聲:“吉時已到!”
站在附近的鼓樂手,立即吹拉彈奏起來。
震耳的鞭炮聲和樂曲聲中,趙剛和周芳手拉著手,從院子裡走到院外。
作為婚禮引導車的那輛130小貨車,已經停在門口。各位鼓樂手,出院後依次上了車廂。
隨即,鼓樂聲再次奏響。
這個時代,最為流行的接親方式,就是把拖拉機——最好是紅色的手扶或者是方向盤的拖拉機,來接新娘子。
拖拉機也是披紅掛彩,透著熱烈的喜慶氣氛。新郎新娘,以及重要的親屬,就坐在車鬥裡。拖拉機司機,就帶著這一車喜氣洋洋的人,開往男方家的婚禮現場了。
但是趙剛這次,卻是搞了一次時下流行的,簡樸風格的婚禮儀式——自行車隊接親。
趙剛騎上“永久”牌自行車,周芳帶著燦爛的笑容,坐在了後座上。
腳下用力,趙剛蹬起了車子。130小貨車隨即開動起來,在前麵引導。
周圍的親友們,也都各自騎上自行車,或者是坐在自行車後車架上。
這一列說笑聲不斷的自行車迎親隊伍,引來了不少路人讚賞的目光。
每個人的婚禮,都會消耗掉家裡不少財富。
對此,隻要是量力而行,能夠進行自己喜歡的婚儀方式就好。至於過份追求奢華,每個時代的新婚夫婦及他們的家人,都有背負沉重債務的現象。
迎親隊伍進入了永樂村,等候在村口的迎親親友們,立刻開始燃放鞭炮。
圍觀的人們,一直跟著這個自行車車隊,到了趙永水家的院子外。
大姐趙霞和大姐夫羅大剛,以及趙強和其他弟弟妹妹們,都站在門外,笑嗬嗬地迎接新娘子和女方親友。
停住了自行車,趙剛和周芳走到院門口。圍在周邊的人,立刻把手裡的彩色閃亮碎紙片,拋灑在他們的頭上、身上。
隨後,二人就在親友們的簇擁中,快速地穿過院子裡前來祝賀的人群,進入了小樓內。
院子裡的人們,被婚禮主持人和男方的親友引導著,坐在安排好的座位上。
每個桌子上,都有一個大搪瓷茶盤。裡麵放好了花生、瓜子、紅棗、乾桂圓,以及糖果——這寓意著祝福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生活甜甜蜜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白瓷茶壺和幾個玻璃茶杯。桌子下麵,放著紅花圖案的暖壺。
見大家都已落座,婚禮主持人再把新郎、新娘請到院中。兩人並肩站好,麵對趙永水夫婦,恭恭敬敬地叫了“爸、媽”。
趙永水夫婦各自把紅包遞給新娘子周芳,認親改口就算完成。
兩人在麵對而站,有親友拎著一隻係著紅線的蘋果,讓他們一起來咬一口。
這個場麵,已經帶有鬨洞房的性質。大家看在眼裡,也就是看著這對新人害羞的狀態,圖個開心罷了。
咬了蘋果,還有人拎著一塊係著紅線的糖果,讓二人一起吃。實在太過為難,又不是事先準備好的節目,這人立刻被趙家老二趙強勸開了。
新婚夫婦再麵對著鞠了躬,再轉向坐在院中的親友們就夠後,成親儀式就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