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白肉罩火燒 怪人哉(1 / 2)

《穿到古代去養豬(美食)》全本免費閱讀

這發麵火燒也可以乾烙,熥烤出來的表皮發皺,所以福珠每次烙火燒都會在頂麵蹭上點油。

叫花子翻火燒不用鏟子,用手捏住一小角,“啪”就翻過麵來了。

他的動作福珠都看在眼裡,沒想到有兩把刷子,還是個不錯的廚子。

福珠掀開鍋,鍋裡的湯熬出乳白色,轉小火還得繼續慢慢熬。

這火候的掌握很講究“巧勁”,肥肉要脆而不生,瘦肉要爛而不柴。

普通肉火燒就是沿著圓邊切開半拉,往裡邊塞滿小燉肉。白肉罩火燒可不是這麼個吃法,它是連湯帶水的食,所以整塊肉不是剁爛,而是切成均勻的肉片,這要求一下就提高了。

等肉塊用筷子能不費力紮進去,還帶著粘滯的觸感,說明可以往外撈了。

燉熟的豬肉紮實不鬆散,福珠把成塊的肉分成半透明的肉片,要是一下刀就癱,就是煮過頭了,擱到碗裡,就是碎肉一坨,色、香、味都被毀了。

叫花子給每人發了一個火燒,福珠給他們講這火燒的吃法:“先將手裡的火燒撕成雲片,擱在碗裡,一會兒有人給大家盛湯,因著人比較多,食材有限,所以今日就請各位嘗嘗味道。”

火燒外邊乾脆,裡邊可是層層疊疊的軟心,順著它的紋理,三兩下就能撕好,連稚童都會往自己碗裡扯。

陸禾端著一大盆湯,給每個食客的餅碗裡盛湯,最後在小山似的餅尖鋪上幾塊肉片,喜蔥就添上撮子蔥絲,嗜辣的舀上辣椒油,不喜的倒上芝麻油拌勻就可以開吃了。

發麵的火燒從裡到外燙透了,吸足了湯汁,軟乎乎的,烤焦的邊圈還一咬還有嚼勁。

嘗完火燒再食肉片,五花的豬味已經被蓋沒了,乍一聞,就是肉湯的味道,但咬下去,獨屬油脂的葷香就溢出來了,像醇香的老酒,越嚼越有味道。

等肚子被填的半飽,食客就對清湯下手了,一外地商販飲了一大口湯汁,感歎道:“香而不膩,清而不淡,這才叫活著吧!”

“這個吃法,我活了大半輩子,還是第一次見!”一老嫗說:“真新鮮!”

“其實白肉罩火燒還有一種食法,比著個還要複雜,今日著急,來不及準備。”福珠在一邊解釋道。

“怎麼個食法?快說說!”好幾個人的聲音混在一起,見福珠不繼續,又一撥起哄的聲音,要麼說人的好奇心重呢。

“行間流行的食法,講究‘三吃六味’。”

福珠見眾人聽不明白,七嘴八舌地央著她講,堂間一陣嗡嗡聲,她隻好無奈繼續講:“三吃就是必須同時含有‘飯菜、湯’也就是有肉有菜有主食,六味是指六種不同口味的小料,比如,蘸保定三寶之一的甜麵醬就能品出燒鴨味;蘸上蝦糜獲魚糜醬還能砸麼出海鮮味,喜辣的可以蘸蒜泥,搗碎的辣椒沫過油,鮮辣無比;還有許多時令小菜,冬天醃糖蒜、春天泡竹筍、夏天拌黃瓜條,還有四季都常見的蔥絲,再不濟還有小豆腐、缸裡存的芥菜疙瘩,剁絲過涼水,佐著食清爽解膩,彆有一番風味。”

“這麼講究呐,感覺我又錯過了好多美味!”白發老翁遺憾道。

福珠回他:“若是大家喜歡,可來安和鎮的一線天酒樓和碼頭西邊的有福來食肆,那裡還有許多豬肉菜等著大家!”

“是嘛!這我可不能錯過,以後咱們得常去!”白發老翁對他的妻講。

那商販心裡琢磨以後食什麼,突然又想起什麼,疑惑道:“剛才我在酒樓食的白肉罩火燒沒有湯,這是怎麼回事?”

商販的疑問一出,其他食客也跟著問:“對啊,這到底是有湯的正宗還是沒湯的正宗?”

“不管哪個正宗,在味道這塊,人家姑娘就贏了!”白發老翁道:“剛才那羊肉餡的火燒我也食了,覺得還好,不過再食完這碗火燒,我可算知道,人叫花子說的沒錯,乾火燒又硬又塞牙,難以下口!”

老翁的話把那廚子臊的滿麵通紅,後背冒出汨汨的冷汗,掌櫃的氣焰也不囂張了,剛才他也嘗了一口,剩下的還想食完,但是沒臉,想到這,他瞪了廚子一眼。

福珠給眾食客解釋道:“白肉罩火燒你得用湯‘罩’啊!剛才為什麼讓大家把冰扯到碗裡,就是為了澆湯的時候把餅片罩透。若是少了這關鍵的一步,那就與原菜太偏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