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府西院的燈,這也徹夜通明。
沈貴和沈萬倒是想打聽,奈何沈信直接讓自己的親信守在院門口,一個蚊子都飛不進來。想要打聽其中說了什麼,談何容易。
屋中,沈丘給沈妙倒了杯茶,道:“妹妹慢慢說。”
有關兵事,沈家有沈信、羅雪雁和沈丘,但沈妙,和這些事情似乎是從來沾不上邊的。遠在定京城裡嬌養的小姑娘,或許連定京城有哪些世家大族的格局都搞不清楚,兵家之事,詭譎難辨,背後牽扯的勢力更非表麵看著那麼簡單,為官者尚且分不清楚,更彆說沈妙了。
可沈妙就是說了,說的還頭頭是道,說的沈信夫婦都忍不住側目。
“放棄沈家軍重拾羅家軍,”羅雪雁道:“可沈家軍都是精銳,羅家軍……”說到自己父親曾經帶的兵,羅雪雁終究是有幾分傷感:“怎麼比得上沈家軍?”
“羅家軍雖是散兵,可重在乾淨。”沈妙道:“爹的沈家軍裡已經出了內奸,帶著這樣一支兵打仗,誰知道會不會又被人從背後捅上一刀?”
此話一出,三人靜默。
一直以來跟在身邊出生入死,一手拉扯起來的兵中出了內奸,的確是一件眾人都不想看到的事。
沈信道:“嬌嬌說的,我也想過。”
沈丘和羅雪雁同時看向沈信。沈信此刻倒是褪去了之前的懷疑之色,看向沈妙,目光中隱有讚賞:“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不過,之前嬌嬌你在馬車上說的,兩年之內必會召我入京,是什麼意思?”
“不錯,”沈丘也轉過頭來看著沈妙:“妹妹怎麼知道陛下兩年之內會召爹回京?”
皇帝的心思是誰人能猜得透的,沈妙說出這話,倒似乎有些意味。羅雪雁頓時就緊張起來,她想的長遠,能摸清皇帝心思的人,必然是文惠帝身邊的人,會不會是定王?定王和沈妙從前那些事兒到底是穿的沸沸揚揚,羅雪雁最擔心的,就是沈妙也被卷入皇子奪嫡的這趟渾水,被人平白做了砝碼。
沈妙垂眸,兩年之內,文惠帝自然要召沈信回京。因為明齊朝貢,北有秦國,西有大涼,被夾在中間的明齊岌岌可危。那時候文惠帝身子已經十分不好,太子臥病在床,周王和離王爭得頭破血流,而傅修宜隱藏的大網也在漸漸撒開。
沈信作為忠臣武將,必將被文惠帝用來威懾敵國而啟用。就如同前生一樣,即便那時候皇家還在打壓沈家軍,卻仍舊留了一線,沈信必將被皇家榨乾最後一滴油。
隻是這些話卻是不能對外說的,迎著幾人各異的目光,沈妙微微一笑:“我隻是做了個很真實的夢,夢裡,兩年之內,爹會東山再起,威武大將軍的名號也不會辱沒。”
這話其實有些敷衍,不過沈妙說的溫和,一雙眼睛清澈見底,便是讓人不相信的,心裡也軟了半截。
究竟兩年之內能不能被召回京,這是誰都不可能說清楚的事情。可是一年也好,兩年也罷,或是三年四年,此刻退去西北,的確是最好的辦法。不僅是為了東山再起,而是因為奪嫡如今正是激烈的時候,沈家留在定京,即便是沒有兵權,也未免會被牽扯其中。急流勇退,正是這個道理。在建功立業之前,首先要保護的是自己的家人。
這便是沈信所想的。
他笑著看向沈妙道:“嬌嬌既然說是做夢,那夢一定能成真,爹信你。”竟是一點兒也不打算深究其原因了。
“爹信你”三個字,差點讓沈妙流出淚來。當初她死活都要嫁給傅修宜,沈信其實是儘力阻攔的,直到後來她以死相逼,沈信終於鬆口。一輩子發號施令的驕傲將軍,卻是流露出頹然和無奈的神情,道:“既然是你選的良人,爹信你。”
於是就將沈家推上了絕路。
沈妙閉了閉眼,那些慘烈的過往倏爾不見。她道:“爹若真的相信我所說,明日就向陛下請折子退守小春城。”
“明日?”羅雪雁一驚:“怎麼這麼急?”
“就是要這麼急,陛下才會以為爹是因為被奪了虎符不滿,賭氣之下的行為。才不會想的更多。”沈妙解釋。
沈丘還想說什麼,可是沈信一言令下:“就這麼做吧。”
“沈信!”羅雪雁有些急,畢竟這些事情都是大事,沈妙雖然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可是這般匆匆的決定,實在是太草率了些。
沈信搖了搖頭:“你我縱橫沙場多年,還不如嬌嬌看的清楚。”他看向沈妙,目光中多了幾分複雜,最後卻還是伸手揉了揉沈妙的腦袋:“若嬌嬌是男兒身,天下幾人可比?”
沈妙靜靜的看著他。
今日她所說的這些,一個閨閣女兒是絕對想不出來的。沈信是什麼人,雖是粗人,卻不代表沒腦子,隻怕早就看出了她身上的疑點。隻是沈信卻不說破,就算是說破了,沈妙也不會告訴沈信重生的秘密。或許這就是親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
就像上輩子沈信一直站在她這邊一樣。
“沈家會好好的。”沈妙保證般的道。
“爹明日早朝就去上折子。”沈信笑了笑,拉著羅雪雁站起身來:“夫人也還是早些休息吧。”
羅雪雁本想說什麼,瞧見沈信的神情時卻猝然住嘴。她跟了沈信這麼多年,沈信自然都是自信飛揚的,何曾見過如此沉重的模樣。本該是萬民敬仰的英雄,卻要被剝奪兵權固守在邊陲小地,沒人比沈信此刻更憋屈了。她便第一次柔順了臉色,攙著沈信道:“好。”
倒是沈丘落在後麵,看著沈妙欲言又止,最後終是忍不住道:“妹妹,你……是想要爹造反麼?”
沈丘在沈家人中,是最清晰沈妙骨子裡的戾氣的。豫親王垂涎她,她就讓豫親王府一個活口不留,荊家人算計她,如今落得死無全屍的下場。皇帝奪了沈家的虎符,沈妙這看似退步的行為,真的僅僅是為了自保嗎?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沈妙淡笑:“沈家自來忠君愛國,那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大哥還是彆多想了,若是隔牆有耳被人聽到,隻怕你我都有麻煩。”
沈丘頓了頓,才道:“那樣最好,妹妹……不要做傻事。”他這才轉身走出屋門。
沈妙慢慢的在位置上坐了下來。
造反,她是很想,不過,如何不留惡名的造反,也是一件大事。當務之急,自然是避禍。可是等歸來之時,也定會給傅家人送上一份大禮。
隻盼傅家人能吃得下。
沈信被奪了兵權的事情在定京城才熱鬨了一日,第二日便又被新的傳言覆蓋。明齊每日都在發生新奇事兒,這樣的場麵也不新鮮。不過第二日流傳在市井中,大街小巷談論的,還是沈信的事兒。
聽說威武大將軍沈信在被奪了虎符的第二日,早朝時候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兒遞了一封折子給文惠帝,提出要帶著剩餘的前部和零散的沈家侍衛退守小春城。
曾經赫赫威名的大將軍卻要去守一個邊陲小地,彆人尚且都覺得不可思議,想來沈信自己更是覺得憋屈。覺得憋屈卻要主動上書,分明就是對文惠帝之前的懲罰不滿,賭氣做的決定嘛。
酒樓裡說書人將此事講的是頭頭是道,說文惠帝在金鑾殿上當場就變了臉色,將那折子扔到了沈信臉上,不曾想沈信卻還是冥頑不靈,固執的要求退守小春城。皇帝是會容你賭氣的人?便是從前有再大的功勳也是白搭,你不是要退守邊陲小地嗎?好,好得很,那你就去守!
於是威武大將軍明日即將離京前往小春城的消息整個定京城都知道了。
酒樓裡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此事,有人覺得沈信做得對的,威武大將軍成了光杆司令,留在定京也憋屈,還不如走的遠遠的,省的多看生厭。有的人卻是覺得沈信被捧得太高,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明明欺君罔上在先,僥幸保了一條命,竟然還敢跟文惠帝甩臉子看,若非文惠帝心地仁慈,換了彆的君主,隻怕早就下了更重的責罰。
快活樓中,季羽書托著下巴,看向高陽:“你說這沈信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甩下定京城這攤的沈家軍不管了?”
“若是如此,倒還真有幾分魄力,並非隻知道魯莽行事的武夫。”高陽歎道:“急流勇退,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喝了口茶,高陽才對一邊沉默的謝景行道:“你怎麼不說話?”
謝景行被打斷,回過神瞧了他們二人一眼,道:“沈家動作太快。”
“快?”季羽書有些不解。
謝景行把玩著手中的茶杯,唇角泛起淡淡笑容。給沈妙指了條路,本想是讓沈家有退路,不過倒沒想到這一次沈家的手腳竟然如此之快。昨日才被剝了虎符,今日就上朝請折子退守。沈信是一個求穩的人,能讓沈信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做出這種選擇,定然是沈妙與他說了什麼。
文惠帝讓沈信收拾行李明日就離京,表麵上是給沈信難堪,殊不知自己的心思卻是被沈家一個小丫頭料的滴水不漏。若是知道,也不知是心中是何滋味。謝景行有一種感覺,明齊這盤棋中,沈妙或許會占著一個舉重若輕的位置。隻是……對於即將離京的他來說,這並沒有什麼意義。
“羽書隨我一起離京。”他道:“高陽,接下來交給你了。”
季羽書摸了摸鼻子,顯出幾分興奮來:“好,謝三哥,這裡的廚子做的糕點實在是太難吃了,還是三哥的廚子好,總算不用餓著肚子。”
高陽白了他一眼,涼颼颼道:“定京城都被你吃遍了,你哪天餓著肚子?”說罷又換了一副鄭重其事的模樣,對謝景行道:“放心吧,這裡交給我。”
謝景行點頭。
同樣的消息自然也傳到了彆的地方。沈家是定京大戶,從前同沈家有來往的同僚也不少,便是衝著沈信的威名,也有許多想上趕著巴結的官兒。可是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人走茶涼,沈信這一次明顯算是貶職離京,過去門庭若市的沈家門口,來送行的除了與沈信極為交好的幾家,倒是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