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其勢漸成(2 / 2)

世子穩重點 賊眉鼠眼 6282 字 6個月前

一番剖析後,紈絝們頓時氣短,悲憤望天,但卻無可奈何。

蔡攸微微一笑。

其實還有一些原因他沒說。

如今朝堂正是新舊交替之時,楚王趙顥上疏後,官家已確定廢舊複新,他的父親蔡京也算是受益者,從一個被貶謫瀛洲的貶官,一紙調令入京,擢為戶部尚書。

可以想象得到,未來的朝堂上,他的父親與楚王定然是守望相助的新黨盟友。

誰會為了紈絝之間的小恩小怨,而影響了朝堂父輩們的結盟?

蔡攸不蠢,他很聰明。

看著仍然唉聲歎氣不甘不願的紈絝們,蔡攸不易察覺地撇了撇嘴。

一群蠢貨!

楚王趙顥眼看將成為官家階前的紅人,這位紅人是宗親,不一定有實權官職,但他在官家心中一定有分量。

這個時候不去抱大腿,交好楚王世子,反而為了那點小恩怨忿忿不平,何其蠢也!

以後還是跟這群蠢貨保持距離吧,愚蠢大約是會被傳染的。

蔡攸在心中暗暗下了決心。

…………

有些事情發酵得很慢,比如朝中的人事更迭,官家趙煦頗有幾分手段。

首先雷厲風行地任命了曾布章惇,兩位一個被任為副宰相,一個任命為軍委副主席。

接下來的幾道人事任命,六部尚書動了兩位,主要是戶部尚書,把新黨人物的蔡京調回來任命了。

其他的人事調動,趙煦基本沒怎麼動,他交給了曾布和章惇。

這就是趙煦的政治智慧了。

廢舊複新的推動,趙煦隻任命關鍵位置上的人,其餘的交給彆人去辦。

辦好了,官家聖明,慧眼識人,千古聖君的名頭跑不了。

辦差了,惹得天怒人怨了,全是奸臣的鍋,官家再及時跳出來撥亂反正,為天下除奸,大快人心,沒錯,還是千古聖君。

如今的朝堂,儘管明知官家決意廢舊法,但許多舊黨勢力仍不死心,還在悄摸摸地跟官家對抗。

權勢在手,過往與新黨的恩怨太深,船大掉不了頭,許多舊黨朝臣也是身不由己。

但曾布和章惇可不是善茬,有了官家的信任和囑托,兩位重臣已開始準備清除朝中舊黨了。

朝堂上的爭鬥已趨白熱化,而汴京紈絝圈子最近也是驚濤駭浪。

趙孝騫在汴京紈絝圈子裡已然聲名鵲起。

首先是杖脊五名紈絝,杖脊之後事情沒完,五名紈絝的長輩氣憤不過,堵楚王府大門要求楚王出來給個交代,楚王卻根本懶得搭理。

我的兒子是我的心肝兒,孩子還小不懂事,兩百多月的寶寶無意間犯點小錯,你們做長輩的何必計較?

眼見楚王不給交代,受害者家屬的情緒不穩定了。

於是紛紛找上了宗正寺,求見宗正寺卿趙宗晟。

你趙家的宗親欺人太甚,宗正寺不能不管吧?

神奇的是,趙宗晟真的沒管,敷衍了幾句便下令送客。

一則是,作為趙家皇族的老族長,趙宗晟尤為護短,當初大理寺拿問趙顥時,趙宗晟便親自出麵,生怕宗親受了官府的委屈,可見趙宗晟是個護犢子的。

二則是……很不幸,楚王世子最近搞出了個新玩意兒,名叫“雪鹽”,而宗正寺卿趙宗晟,恰好是雪鹽集團的股東,你說氣不氣人?

親情與利益,那些受害者家屬哪頭都不挨著,宗正寺卿憑啥幫你們出頭?

杖脊紈絝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主要是受害者家屬無法再鬨大了,兒孫輩的事總不能鬨到朝堂上吧?尤其是新舊交替朝爭激烈的節骨眼,誰敢拿這事兒觸新舊兩黨的黴頭?

萬一被有心人利用,把事件上升到新舊黨之爭的高度,無論原告還是被告,不死都得脫層皮。

政治鬥爭下,每個人都是棋子,也可以是棄子。

第二件事,還是關於趙孝騫的。

不知從哪裡傳出來的風聲,楚王趙顥上疏的廢舊複新之議,背後的始作俑者竟不是楚王本人,而是楚王唯一的兒子趙孝騫。

如果說杖脊風波不過是紈絝小輩間上不得台麵的小打小鬨,那麼趙孝騫背後慫恿楚王上疏廢舊複新的傳聞,卻給爭鬥激烈的朝堂添了一把火。

新舊兩黨,原地炸裂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