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任意東西(2 / 2)

皇帝又道:“此事到底怪朕唐突了,也罷,既然沈老丞相到了長安,無論國規還是家法,朕都該去看看。”

庸之告退,皇帝又道:“無朕旨意,絕對不能向小五提起這事。”

皇帝是個遵守承諾的人,才回長安,皇帝便命他搬進離皇宮咫尺遠的宅院,小廝丫鬟,一應俱全。

庸之將沈老丞相安頓在這座宅子,自己住進一間狹小的偏房。

皇帝大駕光臨時,口頭上埋怨庸之厚此薄彼,不必委屈自己成全彆人,但看到沈老丞相一家和諧美滿時,便將此事拋至九霄雲外,和和美美共同用飯。

沈老丞相辛苦半生,為國為民,接他來長安頤養天年合情合理順理成章,襯得當今陛下仁厚博愛,是位仁君。

四個兒子三個成家,談不上立業,但通讀詩書,衣食不缺,也算人人豔羨的公子哥兒。

隻有沈翊,仗著年輕橫行霸道,天天遊躥酒樓茶坊,興致來了,再排一出感天動地的戲文,演給所有人看。不出十天,便與庸之混成拜把子兄弟,有酒一塊喝,有戲一處看。

皇帝評價沈四公子灑脫無羈,有酒當喝,有歌當唱,難為他一直為此事鬱結於心。

皇帝人精裡長大,一眼掃過去,將人看的明明白白。

也是看的太明白,才讓他在這件事上畏手畏腳。

長安的花謝了,葉子卻綠了起來。

禦花園紫薇花正濃,庸之花樹下巧遇沈美人,沈美人笑著說:“庸之最近好忙,我連見你一麵都不得。”

庸之道:“為陛下辦事,不得不儘心。”

沈美人淡淡一笑,似有化不開的惆悵。

庸之說:“美人在宮裡一切安好嗎?”

沈美人微歎一聲,道:“庸之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何必再問呢?”

紅裙飄飄隱匿在紫薇花叢,綠裙取而代之。

德妃顧氏捧著親手熬的湯去了禦書房。

顧氏父親任大理寺卿,正兒八經的權力傍身,在朝中舉足輕重,顧小姐又與少年將軍蘇在其青梅竹馬,不料一次合宮宴飲,皇帝舉著酒杯,遙遙向顧小姐一挑眉,折斷了竹馬之誼。

父親表哥在,顧小姐總不會吃虧,皇帝三天兩頭哄著,可沈美人呢?

庸之又向沈美人消失的方向望了一望。

“庸之在看什麼?”秦王從花牆中轉出來,懷裡是那個粉雕玉砌的小女娃娃。

庸之與秦王唯一的交集,便是那個大雪夜,他聽兮兮的話去找商鍥。

秦王似乎忘了此事,隻道:“聽說陛下接回了沈老丞相?”他抱孩子走在前邊。

庸之不敢搭話。

這件事,多說多錯,不如裝聾作啞。

秦王哄哄懷裡的寶寶,笑道:“沈美人向來愛憎分明,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所以即便接回沈老丞相,陛下也不敢張揚。”

“秦王睿智。”

庸之自詡為人中龍鳳,跟他們這些從小浸泡權力鬥爭中的真正龍鳳比起來,不過野雞一隻,所以明哲保身,順便混點油水,才是真正的歸途。

秦王抬手折下一枝濃豔的紫薇花,遞到寶寶手裡。

寶寶張開嘴笑。

庸之望著無聲大笑的寶寶,突然憐愛起來。

和她阿娘真像。

這個問題不僅他發現了,連來接庸之回家喝酒的沈翊看到寶寶的第一眼,都震驚了。

他滿處打聽孩子生母,秦王隻淡淡的回答:“死了。”

沈翊自嘲的笑了:“我還以為……”

秦王打斷他:“不如你做她舅舅吧。”

沈翊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過味兒來。

庸之頭痛欲裂。

比家事更亂的是後宮。

小宮女因為私下傳播沈美人舊事,被皇帝逮個正著,永遠封上她的嘴巴。

紙包不住火,這事還是傳開了。

後宮,前朝,一時之間,談論的全是沈美人的過去。

青樓女子,憑借容貌,討得皇帝歡心,飛上枝頭變鳳凰。

戲文裡從不缺這些故事,但實打實的發生在身邊,就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了。

監察禦史天天寫奏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