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會議與彙報(1 / 2)

回到辦公室,先是給自己倒了一杯靈泉茶水,這才坐下拿出圖紙再次繪製起了光刻機的雛形。

這次他並未好高騖遠,而是選擇了初代的光刻機技術,說起初代光刻機,一般人普遍認為,是1881年杜魯士科學家馬克斯?舒勒發明了第一台光刻機,其誕生地為杜魯士國。

可真正了解光刻機發展曆史的人卻是都知道,其實第一代光刻機的誕生地1959年的仙童半導體公司。

現在是1954年,恐怕就連仙童半導體公司對於光刻機的技術,也是一知半解。

周天之所以上次研發光刻機失敗,除了他嫌棄第一代光刻機技術粗糙,想要一步到位上第二代光刻機外,還有準備不足,國內電子工業不足等因素。

缺乏晶矽材料,缺乏集成電路的經驗和製造,還有對於光線技術的缺乏,最終導致他光刻機計劃流產。

這次不同,他並不打算繼續研究第二代光刻機,而是從初代光刻機開始來夯實技術,從最基礎的光刻機技術來一步步培養人才,尤其是隨著電子廠投入生產。

他也算是培養了一些電子人才,集成電路在電子廠已經不是什麼難事。

可以說該有的基礎,他都已經打下,現在研究初代光刻機的時機已至,他不敢說這初代光刻機真的能夠研究成功,但最起碼,已經不會再像當初那麼艱難。

隨著他全身心投入初代光刻機的設計圖中,時間卻是眨眼間便流逝起來。

且說,謝元昌從宛平郊區回來後,連辦公室都沒進,直接吩咐袁秘書,將機械部的電子領域專家給請來。

等到這些電子專家到來後,謝元昌迫不及待的與一眾專家尋了一個會議室交流起來,這不由讓一眾電子專家紛紛詫異不已,畢竟他們可是知道,機械部對於電子專業並不重視。

否則的話,四九城也不會迄今為止,除了研究院外,就沒有第二個電子廠。

當然對於這點,他們還是很理解的,相比起國內工業這種看的見的發展速度,電子產業更多的則是長久研究和積累,成果更是遙遙無期。

哪怕是研究院的電子廠,更多的也隻是在為家電廠服務。

“你們說,部長這是怎麼了?為什麼這次一反常態的要與我們交流電子產業的發展?平日裡不是對我們不聞不問嗎?”

聽著謝元昌與前排幾個學者的交流,其中一個電子專家滿是不解低聲的詢問著身邊的老友。

“這我哪兒知道,不過確實這次部長確實是有些反常了,不過這樣也好,說不定這次也是咱們的一個機會!”

身邊的老友先是翻了一個白眼,這才雙眼看向謝元昌和幾位學者,眼裡閃過一絲若有深意的神色。

畢竟電子產業在國內的發展太慢了,若是這次上麵能夠同意多成立幾家研究所的話,說不得他們這些人還真的有了用武之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直在大學教書,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國外電子產業不斷更新換代。

要知道,他們當初之所以回國,也是抱著為國家奮鬥終生這個宏偉的目標。

隻是回到國內才發現,國內根本就沒有他們這些人的用武之地。

“我倒是聽到了一個消息,好像今天部長去了宛平郊區視察!”

就在這時,一個專家突然低聲的加入了進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