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完美俊書生(2 / 2)

麻辣小村姑 燕子沐西風 5122 字 10個月前

哦。燕北挑了挑眉,沉吟道:“那幅萬壽圖我知道,寫的不錯,引得龍心大悅,命翰林院拓了上百冊於太子院,叫皇子和伴讀們臨摹使用。”

張良臉色喜色儘現,自己父親寫的壽字圖被當作範本使用,他自然與有榮焉。

笑容未儘,卻聽燕北語不驚人死不休道:“如今又快到萬壽節,本公閒來無事,向太子院借了本臨摹的萬壽圖來謄寫,意外發現第七千八百一十二個纂體壽字,了最下邊一點兒,去年萬壽節時,正值九王之亂之時,你這一點兒,是寓意著年份還是手足呢?還是因為壽字過多、臨摹之人眼花少了一點兒呢?”

張良臉上的喜色瞬間轉化成了悲色,國公爺這哪裡是與他探討“壽”字少一點兒的問題,分明是探討張家全家、閩南郡、南旗縣大幾十個官員及九族生死的問題,這一點兒追究下來,可以延伸成詛咒萬歲爺短命,也可以延伸成諷刺萬歲爺斷了手足之情,無論哪一個,都是一個文字獄的開始,足以讓上萬若了腦袋。

張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心都快跳出了嗓子眼兒,索性“撲通”一聲跪在霖上,渾身發抖了。

燕北卻不合時夷笑了:“萬壽節為秋季,閩南郡正處雨季,相距京城又數千裡,半路殷濕了丟了‘點’兒也不定,任何理由皆有可能,你不必苛責。況且,萬個壽字,無人會注意到那一個的。”

燕北放鬆了,張良哪裡敢放鬆,接下來的談話全都心不在焉,回到“西廂”便直接病倒了,直到秋試前都沒有痊愈,忍著痛上了金鑾殿麵聖更是一塌糊塗。

這一趟拜會,兩大舉子興高彩烈的去,蔫頭耷腦的歸來,唯一有收獲的,便是水行舟,這一行下來,隻會讓水行舟對心底的猜測更加的篤定。

.......

第二日一早,水行舟帶著幾個子女去國安寺進香,特彆邀請了梁生與張良,張良因身體不適沒有去,梁生倒是憂心忡忡的跟著去了。

國安寺位於山巒翠木之間,馬車行至山腳便行不通了,眾人隻能徒步前校

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走一陣歇一陣,柳絮擦了擦額頭上的薄汗,眼神向周圍偷瞟了瞟,發現右側的樹林中,一條人影閃至其中,隨即靜寂無聲。

柳絮嘴角不由上揚,走到仍舊憂心忡忡的梁生麵前道:“這一路梁公子為何愁眉苦臉的?莫不是為五日後的殿試憂心?梁公子不是日日參加詩會的社論嗎?應該沒有問題吧?”

梁生本來就垮的臉更加垮了下來,搖了搖頭道:“四-書-六藝儂--都--不怕,儂--就--就、就擔心皇--帝--皇帝聽--聽不--懂---我---我---話.......”

一個傾國傾城的溫潤公子,偏偏出來的話是方言,努力官話的樣子,又像三歲丫丫學語的孩子一般可愛。

柳絮強忍住笑,有心安慰道:“你是唯一一個西良郡進入殿試的舉子,而西良又占著大齊國兩成以上的人口,你已經是西良饒驕傲了,皇帝也知道你們學官話的苦衷,你,慢慢學不著急就好。”

梁生篤定的搖了搖頭道:“不--不----不行,皇帝最-最-最討厭猶疑之、之、之人,我、還、還是、西、西良、良話的好、好,然後、然後將、的話、寫、寫下來就好.......”

為了驗證自己行為的正確性,梁生從袖口裡掏出一個本子,柳絮接過來一看,竟然是將宣紙裁成了巴掌大。

這對於木訥的梁生倒是個難得的新潮思想,柳絮剛要誇獎,在看到梁生陸續從袖口裡掏出的狼毫毛筆以及墨石和觀台時,默默的將誇獎的話生吞了回去,這個梁生,是要將筆墨紙硯隨身攜帶了嗎?難怪袖口鼓鼓的很不一般。

柳絮歎了口氣,從袖口裡掏出一隻鉛筆遞給了梁生道:“給你這個吧,這是鉛筆,拿著方便,寫出來的字也。”

梁生狐疑的接過來,嘗試著在宣紙上寫了字,發現細細的線條很是精巧,欣喜的笑了起來:“捉個豪欺滅.......”興奮的忘記了官話。

柳絮聽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梁生在紙上工工整整的寫道:“這個好奇妙。”

柳絮這才恍然,原來梁生是誇她送的東西呢。

許是得了新奇的物件,梁生開心的像得了糖果的孩子,眼睛笑彎了,聲音清脆了,就連步子也如風般輕快,柳絮等眾人看著也跟著心情愉悅起來。

梁生長相出眾,才學上品,在西良郡當地應該是眾女子傾慕的完美公子形象,可惜到了京城,隻因官話的不好,將這個自信滿滿的書生給打擊得夠嗆,連柳絮見了也心生一種婉惜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