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李諾的科舉輔導班
長安街頭。
近日,一則流言甚囂塵上,短時間內就傳遍了長安。
不知道是誰最先提起,說是皇族的血液,可以用來煉製一種丹藥,服下之後,能夠延年益壽,返老還童。
這種離譜的傳言,傻子都不會信,百姓們最開始是嗤之以鼻的。
但當他們將此事和大夏權貴們的離奇死亡,以及陛下修行長生術的事情聯係起來之後,就有點細思恐極了。
陛下和趙國皇帝是差不多同時繼位的,如今,趙國皇帝大限將至,已經傳位給女皇。
可同為五大王朝的皇帝,大夏的陛下,似乎一點都不受國運的反噬,反而還越活越年輕,這件事情,早就有人好奇了。
以前人們想象不到如何才能長生,隻以為是陛下修行有成。
可將此事和近日的傳言聯係起來,似乎又多了一種合理的可能。
大夏權貴,皆有皇族血脈。
過去的一年內,斃命的權貴人數過百,其中不乏郡王郡公。
陛下莫不是真的在血祭同族修行?
人們一直好奇,李玄靖去年借著雙王之亂,大肆屠殺權貴報仇時,陛下為什麼不阻止,畢竟那可都是他的同族,他為什麼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外人屠殺皇室族人?
如果傳言是真的,那麼當時的謎團,也能夠解釋的清了。
此外,還有菜市口的百姓表示,當時大理寺批量斬殺權貴時,菜市口的石板,被鮮血染紅之後,洗都洗不掉,權貴們的鮮血,完全的滲進了石板之中,那股血腥之氣,隔著一條街都能聞到。
後來,那些石板被長安縣衙完全換掉,此事才逐漸平息。
這些在當時引起小範圍討論的事情,如今都一樁樁,一件件的被聯係起來。
甚至有人提出一種論斷,陛下想要長生,其實是因為不想放權。
當初他因為太子之死,十年不上朝,亦是不立太子。
百姓們都以為他是因為太子之死而心灰意冷,現在看來,他不立太子的原因,極有可能是不想讓權力集中在太子手中。
隻要一日不立太子,朝臣和世家的力量,就會分散在諸位皇子身上。
而一旦確立太子,這些勢力,就會向太子集中,而當太子的勢力集中到一定程度,他不退位都不行。
倘若陛下真的是因為太子之死傷心,那麼在東宮案水落石出之後,為了國家的安穩,他應該及早的確立太子,穩定朝局。
但事實是,所有請求陛下立儲的建議,都沒有得到回應。
百姓們私下談論起這些事情時,大都是抱著一種八卦的心態,這種事情,滲人歸滲人,但對百姓來說,卻是好事一件。
權貴們有幾個好東西,死光了最好。
君不見,他們死光了之後,長安再也沒有發生過權貴子弟欺壓百姓的事情,朝廷頒布的一些有利於百姓的政令和法案,也沒有人再從中阻撓。…。。
百姓的日子,眼看著一天比一天好過了。
正是因為他們的死,才有百姓如今的好日子。
至於陛下是不是想多做幾年的皇帝,誰在乎呢?
尋常百姓,一輩子都和皇帝扯不上什麼關係。
街邊的算命小攤。
東方晴一臉好奇的看著算命老者,問道:“爺爺,他們說的是真的嗎?”
東方玄嘴唇動了動,道:“這個……”
幾天之前,他還篤定這是謠言。
但現在,他有些不太確信了。
陰陽術博大精深,有太多至今未解的謎團,很多東西,哪怕是第六境的他,也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隻是在照搬家族傳下來的經驗。
他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未必就不存在。
或許,古陰陽術中,真的有血祭延壽之法,隻是至今失傳了。
古書不古,可上麵記載的內容,卻未必是假。
不過,那本書上隻是記載了此事,並沒有詳細的寫出延壽丹的煉製之法,即便是抓一位皇族過來,他也沒辦法驗證。
這世上,恐怕隻有大夏皇帝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吧……
皇宮。
禦書房內,夏皇麵沉如水,怒道:“給朕查,這件事情的源頭是誰,朕要誅了他的九族!”
殿內,李玄靖負手而立,說道:“沒用的,那本書不是孤本,此事在各國都有所流傳,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愈是不讓百姓議論,百姓就愈是相信這是真的……”
夏皇道:“你有什麼辦法?”
李玄靖道:“陛下放心,我會安排好的……”
……
長安。
半日的功夫,長安各處城門,街角等人流彙聚之處,都貼滿了告示。
告示是大理寺發出的,大理寺稱,他們已經查到了眾多權貴遇刺案的凶手。
此人名為趙無極,是一位拳道宗師,刺殺權貴,是想為民除害。
朝廷已經發出懸賞,誰能拿到此人的人頭,獎勵白銀十萬兩。
“十萬兩,這麼高啊!”
“趙無極,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裡聽到過,這幅畫像也有點眼熟。”
“他不就是上次刺殺大理寺卿一家的武道宗師嗎,上次也被朝廷懸賞過,隻不過賞金沒有那麼高,這些皇族權貴們,也是他殺的?”
“有可能啊,他上次殺大理寺卿,應該也是想為民除害。”
“幸虧他沒有成功,他要是刺殺了狀元郎,哪有我們現在的日子?”
“不過他殺這些權貴,殺的一點兒都沒錯,希望這位大俠不要被抓到……”
……
刺殺權貴的凶手找到了,之前那些說陛下血祭同族延壽的謠言,自然不攻而破。
短短兩日,長安關於那件事情的討論,就漸漸的少了下去。
一部分百姓選擇了相信。
而那些不相信的,也不敢再議論。
不管凶手到底是不是趙無極,大理寺此舉,明顯是為了封口,不讓百姓再妄議陛下。…。。
誰要是還看不清形勢,敢在這個時候犯忌諱,被抓進明鏡司定罪也是活該。
唯一還敢對這些事情發表意見的,也隻有書院的學子了。
朝廷對書院向來管的寬鬆,大理寺卿李玄靖隻手遮天,殺權貴如殺狗,但書院學子聯合起來在大理寺前遊行反對的時候,他也隻是關了他們幾天,沒有動他們半點毫毛。
不過此時,各大書院中,並沒有學子議論此事。
他們的心神,全都被另一件事情吸引。
一大早,長安所有書院的外牆上,都貼上了一紙告示。
刑部侍郎、中書舍人、兼巡查禦史的前六科狀元李諾,準備在長安開設一個科舉輔導班,傳授學子科舉六藝。
這樣的科舉輔導班,在長安並不少,一些是書院先生開辦的,一些是曆經數次科舉的落榜進士開辦的,甚至朝中有些官員,也會通過這種方式合法的賺取錢財,其中不乏有曾經的單科狀元。
在科舉之前,許多學子都會花費重金,以求得他們的指點。
六科狀元李諾開設的科舉輔導班,恐怕沒有學子會不感興趣。
自科舉製度誕生以來,大陸諸國,就隻出過兩位六科狀元,都是他們李家的人,一個是李諾,另一個是他的父親。
而六科絕佳的狀元,就隻有他一個。
聽說他在趙國的時候,隻是稍稍指點了趙國某個書院的學子,今年科舉之上,趙國錄取的進士中,那個書院的學子占了一半,六科狀元占了五個。
這屆科舉,對於絕大多數學子來說,都是最有可能高中的一屆,錯過了可就沒有下次了,誰不希望得到這樣一位名師的指導?
金榜上下,天地之差。
縱使輔導班的價格再高昂,他們砸鍋賣鐵也要去。
不過,六科狀元的輔導班,也不是誰都能去的。
隻有在各自的書院排名前列者,才有被六科狀元教導的資格。
這則消息傳出,各大書院的頂尖學子都坐不住了。
一些學子的成績雖然也算出眾,但距離金榜題名,還是有些距離的。
這次的一個選擇,就可能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所以,他們必然會想儘辦法報名。
這些人報名之後,那些原本有實力高中,但隻能排在進士末尾的學子,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