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全本免費閱讀
崇禎說著,把土豆塞進嘴裡咀嚼幾下,又夾起一塊番薯:“此物名為番薯,吃法和土豆基本一致,隻是口感有所不同。”
“土豆清香軟糯,番薯則是軟糯中帶有甘甜。”
宋應星聽著崇禎的話,若有所思的想了想,隨而斟酌著開口:
“黃爺,土豆、番薯固然口感極佳,可尚不知畝產如何,如若畝產太低,恐不宜大麵積種植。”
宋應星的話雖然說的委婉,但崇禎又豈會聽不出來這話裡有話。
宋應星話裡的意思無非就是想說,當下大明缺糧,若是番薯、土豆畝產太低,占用大量良田種植不劃算。
番薯、土豆在後世那可都是高產農作物,在有的地區畝產可以達到幾千斤。
成然,現在這個時期肯定達不到那麼高的產量,不考慮病蟲害及其他因素,畝產千斤左右應該還是可以的。
崇禎一番思純盤算後,緩聲開口:“宋先生,這番薯、土豆都是極為高產的農作物,隻要管理得當,畝產達到四十甚至五十鬥應該不成問題。”
崇禎這話一出,眾人皆是一臉不敢置信的神情,尤其是王狗勝兩夫婦,震驚得嘴能放下一個鵝蛋。
“黃兄弟,咱是在農田裡長大的,我卻從沒聽說過有這麼高產的物種,這要真能一畝地產出四五十鬥,那往後咱大明的百姓就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那可不,滿清的“麻子哥”單憑一根紅薯條就養活了上億人,若紅薯、土豆能在大明普及種植,那百姓肯定不用再餓肚子了。
“朝廷讓我們把番薯土豆拿到皇莊來試種,不就是想讓咱們大明百姓不餓肚子麼?”
崇禎心裡打趣著回了一句,轉而正色對宋應星道:“宋先生,待會兒我會把種植玉米、番薯、土豆的方法教給你,待到冬麥收割完畢,後續再由宋先生把種植方法推廣給百姓。”
崇禎說的嚴肅,宋應星自不敢怠慢,很是恭敬的拱了拱手:“宋應星,謹記黃爺吩咐。”
午飯過後,王狗剩帶著崇禎一行人在自家耕種的田裡挑了塊地,讓崇禎做種植土豆、玉米、番薯的教學示範。
“宋先生,這三種農作物,土豆、玉米的種植方法相對簡單。”
“土豆隻需在種植前切成塊,並保證每塊上麵留有苗孔,即可翻土種植。”
“種植時每株間隔距離一尺,深度兩寸即可,待到葉落枯黃即為成熟。”
“玉米在種植前需挑選出顆粒飽滿的良種,翻地打坑後,以兩粒一坑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