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紅拳(2 / 2)

白膏河中學 自蹊先生 5690 字 6個月前

後來多年,熟人與章振興校長喝酒之時或開玩笑之際,都會拿出其打斷自己妹夫腿的事情打哈哈,振興校長一臉正氣地回答

“如果他還敢打我妹妹,我還會過去打斷他的另一條腿,你們信不信?”他說的很認真。

“不論什麼時間,敢打我的家人,我一定會讓他嘗嘗挨打小紅拳的滋味。”振興校長又補充一句。

“你是練過小紅拳的,三個五個人也打不過你。”也有人提到了小紅拳。

“那是,一般的年輕人在我手底下撐不過三招,一定讓他鼻青臉腫,被放到在地。”振興校長有點驕傲地眉飛色舞道。

章振興正義一身,在當白膏河中學校長時比較硬氣。不隻是對本校老師與周圍百姓硬氣,對上級領導一樣硬氣。在用人方麵,敢於肯於重用有學識有能力的老師。

學校的秦國才、鄭素萍夫婦是當年留下來的知青,難得的人材。大城市裡的高中畢業生,見過世麵,有一定的眼界與視野。無論知識水平,還是教學能力在白膏河中學都是名列前茅。

白膏河中學搬遷到現在的校址時,為了能夠留住他們,章振興校長知人善任,親自做主,特意在學校東北角給其蓋了三間堂屋,外加兩間廂房的一處院落。

院落被收拾的很溫馨,很詩意,很田園。秦國才、鄭素萍夫婦便不再提回城的事了。

在章振興校長的帶領下,白膏河中學發展順當,教學成績斐然。提起白膏河中學,是章振興校長與學校老師的驕傲,是白膏河老街的驕傲,也是白膏河當地老百姓的驕傲。

白膏河中學的轉折點發生在1990年代左右。

改革開放的大潮衝擊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底線,名利終於超越了道德。為了名利,一切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大多數人隻為名利歡呼,為名利可以做到無恥,甚至無恥至極。

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求爹爹,告奶奶,章振興校長為白膏河中學爭取到一個民辦教師名額。這個名額本是要給臨時代課英語老師馬千裡的。

馬千裡老師是白膏河中學的招牌英語老師。他是1980年代龍陽一中的高考落榜生,英語非常好,但由於偏科,沒能考取大學,非常可惜。

馬千裡曾經是章振興校長的學生,振興校長對他非常了解,便把他請到白膏河中學當英語老師。

那時,英語非常重要,中考必考科目。而英語老師尤為稀少,有一定水平的英語老師絕對是各個學校爭搶的香餑餑。

馬千裡老師信服章振興校長,願意跟著自己的老師乾事業,便放棄自己家鄉中學的邀請,來到白膏河中學任教,做代課老師。

每一位代課老師都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民辦老師,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考試,轉正,成為正式公辦老師。

馬千裡就是抱著這個希望來到白膏河中學的。

馬千裡又年輕又帥,吃住在校,以校為家。平時與學生打成一片。

千裡老師擅長拉二胡,《茉莉花》《微山湖》《彈起我親愛的土琵琶》等歌曲,拉的很有水準,每天下午放學或者晚上飯後,他總要搬張椅子,坐在宿舍門前,有模有樣地拉上一個鐘頭。引得不少學生老師駐足傾聽。

逢節日或者新年晚會,各個班級都會邀請馬老師去自己教師拉上一段。馬老師也是有求必應,拿著自己心愛的二胡,樂嗬嗬地到各個班級去演奏。

有人想向他求教,他則靦腆一笑,風趣地說“拉二胡就像農民打玉米葉一樣,一上一下,拉來拉去,就行了。”

千裡老師喜歡打籃球,他身高腿長,動作有模有樣。尤其是他跑起三步籃的動作,十分優美流暢,很有特點。

千裡老師知識儲備豐富,備課充分,上課便遊刃有餘,不乏幽默。本來最讓學生頭痛的英語,在他的課堂上卻很受學生歡迎。

在他的課堂上會有很多的順口溜,讓學生輕易記住英語知識。

比如教單詞window時,他編成順口溜“i、n加d、o,兩邊再加w”。教be動詞時,他編成順口溜“我是am,你是are,is連著他她它”。枯燥的英語被他編的朗朗上口,易學易記,非常生動有趣。

他的這個順口溜,後來成為多少人的口頭語。編寫順口溜,需要對知識掌握嫻熟,並能夠融會貫通才行。

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把自己課堂上教的知識編寫成順口溜的。不是所有的老師名字都叫馬千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