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龍陽郡,不去看看三裡寨的梨園,就不能說自己真正去過龍陽郡,實屬憾事。
三裡寨的梨園上千畝,有上百年的曆史了。老樹夠老,新樹夠新,年年載新樹,保護老樹。許多老梨樹足有一摟那麼粗,龜裂的樹皮藏著無數的故事傳說。據林業專家稱,一棵老梨樹能夠賣上幾萬元呢。
當年抗日期間,遊擊隊曾在此梨園設伏,擊斃日軍十三人,梨園自此揚名。至今,梨園深處,還矗立著抗戰聖地的紀念碑。
每年春天來臨,梨園率先報春。上千畝的梨樹花競相開放,宛如奶白的白雲延至天邊,觀賞者不得不歎為觀止。數不清的蜜蜂嗡嗡地飛著,幾公裡之外都能夠聽得見。
現今,梨園已經成為龍陽的著名打卡地、網紅地,是龍陽郡的一張對外宣傳的名片。每年梨花盛開期間,距離梨園百裡之外的人都要過去觀賞,享受在梨園深海漫步的感覺。
不隻是龍陽郡地區,應該普天下都是。尊師重教是優良傳統,對所有人來說皆是如此。知識就是吸引力,知識就是地位,這個因子流淌在每個人是血液中。
春風萬裡不如他。白膏河中學校長章振興不是一般的能人,能文能武,在白膏河集一帶甚有威望。197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在20年的時間裡,白膏河中學之所以長盛不衰,享譽全郡,離不開章振興校長的管理與傾心付出。
不得不承認,作為白膏河中學校長,他的個人魅力是後麵幾位校長所不及的。前無古人說不準,說準的是,真的後無來者。
譙州地區,龍虎之地,王侯將相,英雄豪傑,層出不窮。
因曆史原因,合安北部地區,武術盛行,每個村寨基本會有一兩個練過武術的人。1980年至2000年的二十幾年期間,隻龍陽郡一個地方,武術學校就不下二十家。練武者眾多,武校大多圍繞在縣城周邊。武校在百姓眼中的名聲不是特彆好,不少武校亦紅亦黑,給當地的社會治安帶來很大的隱患。
章振興校長畢業於合安師範學院物理係,當時稀有的大專生,炙手可熱的程度不亞於後來的博士後。
可以肯定地說,幾十年來,在附近的幾所中學裡,章振興校長教的物理課是最好的之一。如果說,章校長的物理課排在第二,沒人敢排在第一,就是那麼牛。白膏河中學沒有衰落之前,他任教的物理學科每年在全縣各種競賽中都是名列前茅。
好方法總是不過時,被彆人牢記。時隔多年,方直在輔導自己孩子的物理課作業時,在電學那一章,還會使用章振興校長當年教的“拉線法”來判斷電路是並聯還是串聯。
因為物理課教得出名,縣城幾所重點中學有意調他過去,均被他委婉地、堅決地拒絕了。
章振興校長說“我是喝白膏河水長大的,就是一個農村老師,最愛教農村孩子,城裡的孩子自有城裡的老師教。”
他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他偏激固執,沒有格局,而是他太愛自己的家鄉了。他在白膏河沿岸教書幾十年,白膏河集老街附近很多人都是他的學生,有的家庭祖孫三代都是他的學生。
在白膏河老街,提起縣長是誰,也許沒人知道,但提起章振興校長,沒人不知道。
章振興在本地的威望很高,鄰裡糾紛,鄉黨矛盾等許多鄉村雜事,派出所的警察解決不了的問題,隻要章振興校長一出麵,保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到事平。
諸多猜測,他一直沒有做過正麵回答。
也許因為他在白膏河集附近能夠找到存在感與榮譽感,才不願意到縣城中學任教。
也許因為他家裡還有一個農婦老婆、四個兒子以及兩頭耕牛與二十幾畝田地。他真的一個人調去了城裡,把這些農事、家務事撂給他老婆一人,她肯定照顧不過來。這件事,也許章振興自己用物理托盤天平不知稱量了多少回呢。
章振興校長不僅僅物理課教的好,還會耍幾趟拳腳,也許這是真的。傳說他會打小紅拳,也許這也是真的。
據講小紅拳是明太祖朱元璋創造出來的。明太祖朱元璋是合安北部人,其祖籍鳳陽府就在龍陽郡隔壁。平日裡,鳳陽府有家人包餃子,龍陽郡的人絕對聞得到香味。
《明英烈》裡的很多橋段故事都是當地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真事或誇張真事,那些栩栩如生的曆史人物原來就是某個人的先祖。
合安北部一帶的習武者中,大部分人都是學練小紅拳。也有學練大洪拳、少林拳、長拳的人。
話說發生在章振興校長三十幾歲時候的一件真事。方直還是聽自己父親方春玉講的呢。
有一次,章振興的親妹妹因為家庭瑣事被丈夫打了,抱著孩子哭哭啼啼地回到娘家,又添油加醋地哭訴了一番,說自己在婆家受氣不想活了之類的話。
娘家哥哥章振興一聽就來了氣,大為光火,馬上帶著本家族的幾個年輕人浩浩蕩蕩地開到妹夫家,二話沒說,把自己妹夫打得夠嗆。
結果是妹夫斷了腿,住了院,報了警。章振興很幸運地被拘留了十日。結局倒是不壞,從此以後,他的親妹妹再也沒有受過婆家的氣,更彆說是家暴之類的了。
聽起來有點搞笑。確實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再說都是一家人,何至於下手如此重呢。哈哈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