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艱苦的日子(1 / 2)

() 幸虧向有關部門反應姚遠敵特情況的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者過於孤陋寡聞。

那時候,好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通過武鬥上來,對世界了解不多,辦事全靠想象。遇到不能解釋的問題,就歸類於敵人的高科技。

像舉報姚遠有敵特高科技儀器的這種類似情況,在現在看來,相當可笑。可在那個特定時代,這種笑話卻是屢見不鮮。好多部門還會信以為真,拿著當了正事,認真嚴肅地根據舉報,展開調查。

也幸虧有關部門的領導知識全麵一些,知道世界上根本不會有精準預測地震的儀器,給一笑置之了。

即便如此,仍舊是不斷有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相關部門寫信,懷疑姚遠是故意裝傻的潛伏特務,甚至狀告張代表包庇姚遠,也有特務嫌疑。

有張代表在,市委對姚大廈父母的案子比較知根知底,知道他們被冤枉的可能性極大。也就指示相關部門,在沒有實據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理會那些匿名舉報信。同時,指示礦機組織得力人員,儘快查清廖淑芬的曆史問題。

廖淑芬如果是清白的,其餘的人就都是清白的了。

張代表也意識到這是一個洗清老師長冤案的好機會,認真組織了外調人員,去廖淑芬的祖籍,以及她過去所在的部隊調查。同時,廠裡也組織了專門班子,來調查廖淑芬在礦機期間的活動。

部隊和廠內的問題,很容易搞清楚。這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時代知識女性,在部隊和工廠,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值得所有人尊敬。

可是,曆史問題就沒法說了。她是背叛自己的家庭,毅然奔赴聖地,參加革命的。現在,她所有的直係親屬都在對岸,甚至有在對岸軍隊裡任職的。她以後是否和自己的家人有過來往,就說不清楚了。而廖淑芬參加革命之後,確實給自己的家人寫過信,是為了勸他們認清形式,投向光明的。

這是廖淑芬在接受審查期間,自己交代的。而當時她寫信的內容,卻找不到第三方證人。當然了,你也不可能跑到對岸去,找著她的家人,把那封信給要回來。

張順才也正是以這封信為突破口,一口咬定廖淑芬給敵人寫信,是為了出賣我方情報,是敵人打入我們內部的間諜。

這個焦點,就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頭案。

張代表派人內查外調半天,還是又回到了這封信上,最後還是沒有結論。

唯一剩下的線索,就是姚遠的供詞。他承認自己是特務,是在頭腦清醒的情況下,還是變作傻子的情況下?因為姚遠已經傻了,這個還是說不清楚。

想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就得設法弄明白姚遠的傻是真的,還是假裝的?

弄半天,問題就又繞回來了。

既然張順才這一夥的勢力還在,高層方麵,這些勢力還占據著主導地位,姚遠就必須傻下去,不然問題就嚴重了。

張代表心裡當然明白,姚遠是裝傻。為了破張順才的一箭三雕之計,姚遠也用了一計,保證了抗抗的安全之後,他立刻變成了傻子,他的供詞也就變作了廢紙一張。

其實,在這場權力遊戲的較量中,張順才還是輸了。但姚遠也沒有取得完勝。

他還是給張順才留下了機會。隻要可以證明姚遠是裝傻,張順才就還有翻盤的機會。

事關重大,姚遠隻能瞞著所有人,包括抗抗和薑姨。

這個事情太複雜了,姚遠短時和抗抗解釋不清楚,也不想解釋。抗抗心機少,知道他裝傻就很容易暴露真相。要不是趕上她生孩子,姚遠不忍心不管她,他還是不打算讓抗抗知道。

現在,就算抗抗知道了,姚遠這個傻子,還是得裝下去。

可是,裝下去,姚遠就無法出去掙錢。

抗抗坐著月子,還得給搖搖喂奶,姚遠怕累著她,也不肯讓她收衣裳掙錢。

這樣薑姨手裡,就隻有她的二級工工資三十二塊五,和姚遠的一級工工資二十七塊五,扣去三套房子的房租水電,一共是三塊六,還剩下五十六塊四。從糧站裡買糧食,就得花去接近一半。

姚遠的定量不夠,還得花錢買高價糧,這又得花接近二十塊錢。抗抗奶孩子,營養也得保證。連全家買菜、賣肉,加上為抗抗多開銷的,最少也得每月二十塊錢。

這樣算下來,薑姨和姚遠的工資,就一分錢都剩不下了。

這還不算其他孩子大人的衣裳鋪蓋,還有冬天要買煤生爐子,哪裡都得需要錢。

這四個月還有個薑美美,也跟著在家裡吃。

薑美美的工資和糧食關係,是在學校裡的。她自清明以後學校停課,也沒領到工資,糧食則是學校食堂裡的飯票,在這裡也用不上。

半年支撐下來,薑姨連銀行裡的存款都花進去了,實在是沒錢了,就跟美美商量,看能不能想辦法聯係下學校,先把在家這四個月的工資拿回來,臨時救救急也行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